今天的文章来自后台一位读者的提问:
我说的岗位职责可不仅仅是
招聘面试上写的那一段“岗位
要求”的文字。
先说个身边的例子。我有个
朋友,她的第一份
工作是做助理。她的
老板是一个典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初进入这家杂志
公司的时候,她每天都提
心吊胆,生怕
自己做错了什么
事情。这个情景很像电影《穿Prada的恶魔》里的剧情。有一次
老板的
女儿过
生日,
安排她去订一个
生日蛋糕,她顺手订了一个巧克力口味的。
结果好巧不巧
老板的
女儿什么口味都能吃,唯独不
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她在订
蛋糕之前并没有询问过口味的喜好,更不要说
蛋糕尺寸的大小,蜡烛要几根,是否要加特殊的食材等等。
最后的
结果是
蛋糕已经订好,
生日Party也已经
准备就绪,木已成舟只能“顺”
水推舟。
一步登天青云直上的人有,但这就跟摸
彩票一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
结果,可模仿性很小。况且,人家背后所
付出的
艰辛也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虽然我不
知道你具体在实际
工作中遇到的是怎样的困惑,但有一些“
习惯”我觉得越早养成会越好。
比如说,以前都是
家长父母围着
自己转,
做事很少求过人。但在
工作中,大家更多的还是凭
实力说话,你过去的这些“
优势”很可能在你入职的第一天就荡然无存。当你问旁边
同事一个
简单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对方鸟都不鸟你,这种落差带来的挫败感很可能让你觉得周围的
环境和
自己格格不入。
比如说,以前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
孩子,年年都是奖学金小能手。但是在实际
工作上,你却发现连一份
简单的Excel表做了十遍都达不到
要求,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会觉得是
老板看你不爽,故意给你找茬儿。
再比如说,老是给你
安排一些打杂的
工作。就我所在的广告
公司而言,很多刚来没多久的实习生新人,日常
工作基本上都是:订一张机票,贴组里成员报销的发票,订一间会议室,发一封会议邀请通知,给到
公司的客户买10杯星巴克的外卖等等。这个时候你很可能觉得一点
成就感都没有,觉得
自己大好的
才华和抱负都被埋没了。
除非你有出类拔萃的本领,能够
解决大家都不能
解决的
问题,那么
别人围着你转才说的过去;
一份Excel表格背后的
学问大的很,它的用途,查看它的人群,背后的目的和用途,你是不是都
了解清楚了,这可不只是
纠结这一栏的数字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用红色还是紫色;
很多时候没人有义务
主动去教你,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每天躺尸一样坐在
位置上无所事事。
新人可能觉得
自己问的
问题很白痴而不好意思去问,比如“这个发票应该怎么贴?”,“这个文件应该怎么保存?”,“这台打印机应该怎么用?”。
但比起那些因为不
知道怎么处理而造成
工作中更多不必要的
麻烦(比如我曾看见其他组的新人在
公司重要会议上因为不
知道怎么用打印机扫描文件而耽误了所有人的
时间),你还是越早弄
清楚越好。
大多数
职场中的
同事,都是很友善的。只要你不是摆着一张“我是
女王””我是明星”的
傲娇扑克脸,
客气地去请教,大家都是愿意教你的。
这时候我强烈
建议你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对方说的
答案记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口头的话语往往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当时说的东西很可能过一阵再想起来跟没说一样。拿一只笔按一二三点记下来,等对方说完之后再
重新确认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2.好记性
永远不如烂笔头,这么做
避免了
以后遇到同样的
问题再去询问对方。虽然大家都很友善,但同一个
问题没有人
喜欢一直回答。
我刚
开始工作那阵,在办公桌上一直有一个小本子,每次做错
事情都会记下来,做错的
原因,
以后怎么
避免,再遇到类似的
事情怎么处理等等。这本子我用了两年。
每个人都会
犯错,但同样的
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做到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加分。
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包括:
1.对对方
回复文字的
情绪判断,
如果每次都是简短的几个字
回复,很有可能对方在忙。
如果有
比较复杂的
事情要说,可以约个
时间再聊,而不是噼里啪啦一段文字或者语音发过去。
2.当发现对方讲话的语气和平时有
差别时,一定要多留
心眼。很多人讲话都会有特定的
习惯,比如
喜欢使用某些语气助词,
喜欢使用某些标点符号甚至表情。当你发现有一天突然对方和你
沟通的话术里这些
习惯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一定要留
心是发生了什么
事情。无论和你有没有
关系,都不要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
说话。注意措辞,就事论事,不要妄加猜测和臆断。
3.不要
随意打断正在讲话的人。即使你突然灵光一闪,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上一句话,也请等对方全部讲完再一一
回复。这是基本
礼貌。
4.当对方的答复和你所
期望的回答背道而驰时,不要强加
自己的
思想给对方。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去探究对方
拒绝你的
原因,而不是
纠结“你为什么
拒绝我”或者“求求你答应我吧”。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从
原因入手,从下至上逐条分析,找到反驳或者突破的点,有理有据地
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