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高一11班
执信中学 郭润语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在似黑暗森林的宇宙中,哪怕只是一个在玩石头的文明,也必须消灭它。这一种超越时间,超越大部分科幻小说思考广度的理论,我认为这是中国科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三体一书之所以获得雨果奖,我认为是因为它拥有了中国科幻小说所缺少的东西——深入理性思考。如今很多的科幻小说,只是把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奇特现象”套入现实生活中以制造所谓科学性的引人入胜的情节。我不是苛求科幻情节要完全与真实理论一致,但我认为其不应该与理论相背,甚至完全曲解理论,毫无逻辑性。《三体》一书的科幻情节都是思考的结果。超越现代的想象至少都有理可循。黑暗森林理论,单从其较严谨的思考逻辑,我认为其已经科幻的典范了
同时《三体》一书会使用大量笔墨解释作者的想象,这非常难能可贵。这才有激发青年了解科学的作用。可以看出作者是真的认真了解过现实理论,才做出科幻的,它会引起我们思考:真的会这样的吗?而不只是简单的被情节吸引。本书中三个面壁者的计划,令我印象很深。我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想象力。从第一位破壁者说出他的调查后,我震惊了,之余,忽然才发现前文有如此多的线索。对于一个科幻小说,有这三个如此富有想象力的计划已经不错,再加上全书的线索铺陈,甚至到最后罗辑在最后关头做的,令人不得不为作者所折服。同时也为中国也有如此富有创造性的书而自豪。
中国目前是缺乏创造力的,《三体》一书无疑是在告诉大家,我们也一样可以天马行空于深刻理性中,也可以创造幻想于现实科学中。
是的,中国科幻,我们可以的。
2016学年高一5班
执信中学 黄淑仪
《三体》是一套系列科幻文学丛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天文学家叶文洁,由于在文革期间目睹父亲惨遭批斗致死,因此在巧合下进入红岸基地后,明知三体星人对地球不怀好意,仍坚持发送地球坐标,从而导致地球暴露,三体星人入侵,地球的劫难从此开始。虽然三体和地球最终都没有毁灭,但三体文明只有千分之一不到的人幸存,而地球文明也只有星环号和银河人类幸存。
纵观全书,作者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又悲壮,人物个性鲜明,但最吸引我的是故事的情节设计。比如故事的开端,作者就把人物放在了文化大革命时代的背景下,又经历失父之痛,所以当机会摆在叶文洁面前时,她毅然选择了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改造人类,取代地球文明。从她的行为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的绝望,感受到文革浩劫带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后的绝望。只是开头背景情节的设计,就让故事顺理成章的发展,更让我们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态度,对人性扭曲的思考,实属精妙。
在《哈利波特》中,无敌的伏地魔最后被击败的原因,是他对爱的不了解,一无所知。全书的宗旨就是:爱才是最伟大的力量。然而在《三体》中,充满爱心的程心为了让人类更美好而努力,却两次把人类文明推向万劫不复之地;而真正有能力并用正确方式拯救地球的维德,却一次次败在程心手上。这样的情节让人深思,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到底是理智行动派还是爱心派能拯救世界?一般来说,理智派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而爱心派则凭借高尚的动机,更能获得此刻绝望的人类的认可,甚至可能像《哈利波特》一样以爱取胜。因此理智派和爱心派都能拯救世界,只不过在特殊的环境下,爱心派施展拳脚的机会更大一些。但这里出现一个悖论,如果人类真的走向绝对理智,是可以突破技术上的各种难题的。不过这时的人类文明,不再是我们期待的爱的世界,而是走向黑暗的文明。这样做是否值得?答案是否。所以爱心派在这个层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爱心派的存在是无法避免、不可否定的。“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以往的社会是“丛林法则”,即弱肉强食,谁是最强者便可生存。但如今是“雨林法则”,谁和别人建立起更多合作互助的关系、协调和使用最大化资源,谁才是有力的强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学科,比如沟通力、领导力、谈判力等。但《三体》中的情节是,弱小的文明一旦被发现,等来的不是友好沟通,而是致命一击。“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从宇宙角度看来,却依然是“丛林法则”。这一点和我们的道德相悖。在价值观念中,很多东西高于生命,比如信仰、自由、爱情… …如果接受了黑暗的“丛林法则”,就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地球文明了。因此说,《三体》的情节设计值得推敲斟酌,它会先给予你一个书面结论,但当你结合现实去思考,会发现其与现代价值观有出入,于是又另立一个新的结论。这不断建立、不断思考、不断推翻的过程,或许是阅读《三体》最大的乐趣之一吧。
从时间上说,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是尘埃;从空间上说,在宇宙中,地球连尘埃都算不上。这还只是二维世界,如果放大到十二维,请原谅我的想象力,实在想象不出该是怎样辉煌绚丽的世界。但文末的一段话指出了残酷的现实,并且我无力反驳:“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浅析李鸿章
执信中学高一12班 黄文涛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李鸿章传》中,将这样一句话作为了评价人物的一把标尺。李鸿章是如此,历史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在历史这条长河中存在过,那么就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生风云变幻,外界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之前所了解的李鸿章,是签定丧权辱国《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千古罪人。然而,这样一位罪人,却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毛泽东也曾评论说:“水浅而舟大也。”比喻李鸿章生不逢时,晚清腐败的政府不利于李鸿章才能的发挥。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读过《李鸿章转》后,我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透过历史,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李鸿章,字渐甫,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年少时的李鸿章有着一腔抱负,他沿着父亲的路,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然而李鸿章认为,在翰林院舞文弄墨并不能使自己的才华施展,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契机下,李鸿章便回安徽组建了淮军。淮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李鸿章无颜再回朝廷,转向曾国藩手下做事。第二次的仕途契机还是为镇压太平军,这一次,李鸿章向叔父借兵力来提带淮军的质量,淮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李鸿章却拖延攻打南京的战事,故意将头功让给老师一人。此后,曾国藩对李鸿章可谓有求必应。李鸿章深谙人情世故,这为李鸿章的官场得意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在官场立足的一个守则是“狠”。1863年,李鸿章率兵攻打苏州,用高官厚禄诱降太平守军,却在入城之后血洗苏州城。太平军三万余人无一生还。朝廷官员对此事议论纷纷。而清政府则认为太平守军叛主,死有余辜,对李鸿章的做法很是褒奖。此后李鸿章在官场几乎是平步青云。
李鸿章是个有远见同时具备非常毅力的人,从洋务运动便可看出几分。在见识洋人的先进技术后,李鸿章意识到应该吸取西方之所长来强国。在晚清历史上,中国的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纺织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和支持有关。修铁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看来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李鸿章多次上书不果,最终决定不依赖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了短短十来里长得铁路。可事与愿违——流言蜚语不断,于是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输工具再次被驴代替。可以想见,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举步维艰。且不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这起码说明了李鸿章希望寻求救国之道,他拥有着一份爱国情怀。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鸿章的发迹离不开当时的局势。在那个山雨一来便摇摇欲坠的时代,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将毕生献给了晚清政府。而这位英雄的结局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悲戚。他为国家倾尽心血,面对闭关锁国且懦弱的清政府,终究无力回天。至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不认为这是李鸿章个人的卖国行为。梁启超说:“李鸿章之不负重望于外国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以外交。”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李鸿章最不愿意的局面发展。谁都不愿意代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李鸿章就像个挡箭牌一样,被命运推向各种耻辱的时刻,被强加以“卖国贼”的罪名。面对这样的使命,他只能兴叹,无声泪下……
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遭遇日本人的枪击。面对突发事件,他表现平静,叮嘱随员将血衣保留下来。看着斑斑血迹的官服,李鸿章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这是难得的一点安慰。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宣布全面战争。李鸿章得知后,不禁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底:“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恸让在场官员面容失色。在重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李鸿章终于病倒。在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时,他已悲恸吐血,没有了争论的力气。但躺在病榻上的他,仍然不忘国家利益,指挥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
在文件上,所签的“李鸿章”三个字挤在一起,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李鸿章落下了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他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
李鸿章毕生致力于“外修和好,内富图强”的愿望,在他走到生命边缘时被击得粉碎。李鸿章为国家倾尽一生,为百姓争取过利益,替清政府收拾了烂摊子,背了黑锅,作为臣子,他仁至义尽,作为父母官,他尽了职责。在生命的尽头,也许他回望过过去。那边究竟是美好的,还是充满辛酸泪的,无人可知。然而,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他不后悔,他只恨自己无法扭转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沦陷,向夷人卑躬屈膝。不被时人原谅,而为千夫所指,他的心情又该如何呢?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李鸿章并非绝对的英雄,却也在历史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他的宏图大志、锲而不舍、精明狡猾、手段毒辣、委曲求全、春风得意、形容憔悴……我们无从定义李鸿章的好与坏。但这样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我想大抵也算是足够了。
史话百家,人物百态,何以立见
——浅析《李鸿章传》对人物定性评价的主要方式
执信中学高一2班 严晓潼
捷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然而在传统的传记家眼里,将所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罗列出来而不掺杂个人的观点或情感就是最客观中肯的写法。于是,功过是非,一概由后人藉此评述。梁启超先生一反此“类皆记事,不下论赞①”常态,开创了传记文学夹叙夹议的先河,真正地赋予了传记作为文学的生命力。因其公允的史学观与独到的评价角度,其笔下的传记人物有血有肉。纵向溯源,时间脉络清晰;横向延伸,局势真切如同再现。以下是对其人物评价方法的分析。
每个人都如同镜子里的镜子,蕴含着无穷的寓意。一百多年来,人们都各执一词,对李鸿章其人主观臆断。就像当时李鸿章签罢《马关条约》时被国人骂作卖国贼,而慈禧却称其“再造玄黄②”,就连敌方宰相伊藤博文也自愧如果使其处李之境地,绝无李之风度。世间本无绝对的对与错。对于李鸿章行事之载述,本书明里是按时间轴列举,实则是按不同领域分述的,再辅之以史料,还原其在不同领域的所属位置,设身处地地论其在该领域的功过。如阐述李鸿章在朝廷之位置时,举出自同治中兴以来军机大臣中有实力者,并得出“发捻③以前,汉人无真执政者”,可见清朝自建立以来多倚重满人,为巩固政权镇压起义才予汉人臣子实权,作为汉人的李鸿章在仕宦之时时有掣肘,身不由己的状况不言而喻。除此以外,分述大致有兵家、洋务、外交、理政四个大方向,各部分的人物形象相互独立而互为补充,最终得出其“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的总结,其论述过程可谓层层递进,滴水不漏。
对于李鸿章其人,即使盖棺定论了,人们仍是有不绝之争议。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为何他甘于当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的“裱糊匠”而不拥兵自重,重整河山。对此,梁启超先生没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宕开一笔,先言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程度与权臣垄断朝政程度的关系与满人入主中原之事。这样一来,就凸显了时代的局限性与当时的人的思想受限的必然性。处于尴尬境地而学识不足的李鸿章终难以有超越时代之见识,故沦为纯臣、庸臣之流,“为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势时之英雄”。这个观点贯彻全传,并在不同的分述中得到论证。由此可见,对一个人的时势背景进行阐述,甚至更泛一些,对其文化根源进行溯源看似大费周章,无甚相关,实则可藉此摸索出隐于其生平事迹之下的思想宗旨,来作为传记的暗线。
如果说上述为对人物评价的宏观行文结构,接下来要提到的就是潜于文句的写作手法。其一:比较。例如将李鸿章与曾国藩进行比较,凸显李“人言不足恤”的刚毅隐忍,将李与伊藤博文进行比较,又揭示李不识西方之本源,洋务运动时照葫芦画瓢之缺陷。如此种种,优势与不足相补充,尽可能地展现出了李鸿章之全貌。其二:换位。因上文所述之时代局限性,历来常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戚、遗憾,传记人物因不得志而真实意志郁结于心也未可知。梁启超先生不拘泥于时空的拘束以及“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局进行大胆猜想,发出“使以秀成而处秀全之位置,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当如何?”等石破天惊之论。细细想来,却不禁谓之有理,拍案叫绝!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伟人一路走来,必有不绝之争议,然史话百家,何从着手梳理也?必谓之通晓《李鸿章传》撰文之骨骼,参悟其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脉络,方可还原那在百家争鸣中渐行渐远的历史人物的血肉,拨开云雾见月明。
注:
①论赞:作史者用以议论史事、表达思想的文体。
②玄黄:天地的颜色。
③发捻:旧时对太平天国与北方农民起义军捻军的称呼。
执信中学高一13班 张敏行
在我开始看《三体》这本书之前,我相信,事实也的确如此,刘慈欣的这本巨著已经非常火了。而我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阅读。这个寒假,除了比赛、作业、上课,我庆幸自己还能端着一杯热茶,捧着一本书,慢慢品味,抒发感慨。
当叶文洁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中心飞驰......
这句话是在引言里读到的,我霎时间明白了这本书畅销的原因,真的非常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然而命运总是那么的巧合,当“三体文明”正在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的时候,他们收到了地球的“邀请函”。
人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会由衷地感叹:地球的末日来了。
这本书所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作者刘慈欣用他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外太空旅行。毋庸置疑,当刘慈欣决定开始写《三体》这一科幻类小说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与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读完《三体》,我颇为感慨。人们所说的地球末日到底回来吗?丰富多彩的地球文明会随着付之一炬吗?因此我即将谈论的更多的是的是与文明这个概念有关的思考。
曾经读过这么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它是这么说的: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并不是两个截然分离的概念。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精神对应点。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试镜上。同样道理,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将它所经历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试镜中。然而在了解了它们的这些内在联系之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我相信因这段话而抒发感慨的人一定不少。文化如此,文明亦如此。由此看来,文明是因为人而产生的,现有的文明也是在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在我看来,不论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世界的文明,都像是一条抛物线,在经历过短暂的最高点后,将是永不停歇地坠落。因此,人类的文明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短暂的繁华后走向覆灭?倘若是后者,相信会令很多人心头一震。
令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至少到现在为止,人类的文明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并愈加趋近于鼎盛。在现存的人类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则讲求以人为核心以及科学至上的原则。经过时间上的调查与考究,我发现,人类文明的各个代表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东西方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演变出独树一帜、独当一面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似乎看见,在人类文明的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着,这只手的作用,就是在一方文明盛行的时候,将另一方的文明随之托起,例如在东方元代散曲盛行的时侯这只无形的手托起了欧洲的文明,于是乎欧洲就出现了文艺复兴。也许,当一方文明发展到一个特定的阶段,这只无形的手就会举起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设,到底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质,恐怕没有人会说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既然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总会有人有所疑惑:这么说两者之间就没有矛盾冲突点了?在文艺复兴之前,这样的冲突点的确不太明显。文艺复兴时期似乎是一条道在即将分成两条前的那个分叉口,也就是说,东西方文明在这之前的发展其实差异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艺复兴之后,两个文明产生了不同的价值核心,尤其是在这之后西方的几次工业革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力。从那一刻开始,人类文明就注定分成两条愈分愈远的两条道路。竞争价值观的出现,毋庸置疑地改变了地球的命运。由于竞争价值观的出现,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开始全心投入到文明的建设中,两方都希望自己代表的文明能成为地球的主宰。而竞争的极致发展,必然导致自然的失衡,当人类对自然的伤害与自然地自愈能力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就像是经历过最高点后的那一段抛物线,如百川东到海一般,头也不回地滑落。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是否就是即将步入最高点的那一段呢?
目前,无论是东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罢,在我看来,都在向着一个趋势——大融合迈进,到了一个特定的时期,都将融合成地球文明。一个名词通常都具有两面性,当各个国家实现经济文化政治的交融,渴望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同时,却要不得不面对的是文化多样性的毁灭。在现在的世界中,大融合的确将一些垂死挣扎的国家拉了回来,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冲突与矛盾。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济、政治、文化亦如此。当一个地区或国家难以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的时候便会被彻底从世界的版图上消失,试问,如果这样的地区不止一个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直到地球最后一盏文明被无情地践踏,然后熄灭。
因此,有人认为大融合就是导致毁灭民族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性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在边缘苦苦挣扎的文明彻底消失。当世界各地的文化再也找不出一点不同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将是千篇一律的,无趣的大融合。
独自也好,融合也罢,但两者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类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人们为了耕种过度开荒,为了建造房屋砍伐树木,为了发展利益制造核武器……当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的时候,只能对短暂拥有的所谓辛苦打拼赚来的成果,说一声再见,然后移至其他星球。
人类的文明,好像使劲浑身解数,却都是悲剧收场,只是不知道这条抛物线将从哪一点开始停止升高,然后,滑落。
如何能端正自己的文明与所谓的与自己的文明竞争的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与环境和平共处。或许只有当我们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所要探讨的文明永恒的话题,才得出了结果。作者通过《三体》一书,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拷问和深思。
当然,作者刘慈欣也在《三体》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噩梦。
因此,人类文明,要想永不磨灭地发展,唯有不惜一切找寻可以生存的道路。不管是现存文明还是已消失的文明。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文明来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人们哪里会想到自己眼前无比繁华的文明即将成为过去时。正如《兰亭集序》中说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想想都觉得悲哀。
毁灭是宇宙唯一不变的主题。至于人们常说的大自然无情,那仅是蚂蚁看世界,此乃孤陋寡闻。并且,在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导致文明衰落的时候,不反省自己,而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这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吧。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说下去,我们,还有我们的文明都已经无药可救了。结局真的会是这样吗?
我不相信。
与其终日以泪洗面,怨天尤人,不如回顾自身,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明,保持乐观,毕竟这个世界远没有到最坏的情况,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好的价值观去感染周围的人,去成为那个在抛物线急剧滑落的时候,首先改变方向的那一小块。也许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类文明的极致了。
我向女权的围城里探头张望
——2017春节读《围城》有感
执信中学高一8班 王瀛彩
作为钱钟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一书曾获誉无数。或誉其手法细腻老练,或赞其见解隽永深刻,或言从中洞察到婚姻的真谛,或叹被其带入了真爱迷惘的尽头。《围城》无愧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屹立不倒的罗马城。
而今年有幸重读《围城》,我要来赞誉的,却是钟书先生的“城外有城”。
错开男主人公方鸿渐的视角,我看到的是一群在新旧思想交替的浪潮中挣扎与张望的新女性,也是一群看似手握爱情的权利,却终于陷入悲剧的旧女性。我看到一座围堵的城,叫女权。
女权的围城里,困着苏文纨小姐。留学海外,家境殷实,苏小姐本已经拥有了那个时代的普通女性无法企盼的诸多权利,而她自己也深知如此。于是她自视甚高,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想却亲手将方鸿渐推进了活泼诱人的鲍小姐怀中;她爱慕虚荣,故意在沈辛楣面前改称方先生为“鸿渐”,期待沈方为她龙争虎斗,却只逼得方退出了这场无聊的争夺;她自以为是,特地读出自己的匿名诗,享受所有人的溜须拍马,却遭到了方的挖苦,最终赌气般地嫁给了不学无术的曹文朗。
苏小姐是这围城中的“弄权者”,她将自己抬到了男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处,唯等对方做出牺牲。她恃着拥有自主权,过分地期待被给予,在高傲下忘记了爱情双方的平等,终于掉落神坛,沦为了婚姻的囚奴。时代赋予女性的权利,本是能够让爱情双方平等奉献,可一旦女性以此作为仅仅指望男性付出的理由,那么这项权利终究也失去了效力。
女权的围城里,还困着孙柔嘉小姐。孙柔嘉,大概就是苏文纨的反义词了吧。在苏小姐暗自炫耀自己至高无上的自主权时,孙小姐却选择在男人面前百般示弱,用自己卑微的样子换取男人的保护欲与优越感。她自视过低,她虚伪逢迎,她设计了一个柔弱温顺的小女子形象,甘心将女人在爱情中独立自主的权利统统抛弃,表示愿做一个三从四德,取悦丈夫的女子,做一个男人的附属品。尽管她婚后变得强势霸道,但这强势并不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而是她刻薄、善妒的本性使然。追根溯源,她还是为了计算和经营婚姻,为了绑住丈夫,为了扯住自己万般倚赖的南墙,不要让他轰然倒塌。
孙柔嘉是一个示弱者,是这围城中的“弃权者”。新的思想并没有赋予她更多的权利意识,反使她惶恐不已,担心自己一旦展示出坚强独立的一面,男人就会失去兴趣,离她而去。终于,被称为新女性的她还是走上了与封建女性相同的归路,在破碎的婚姻中暴露出自己最后的软弱。是她的胆怯困住了自己,让她亲手断送了自己婚姻的权利。
纵观整本《围城》,我们会发现,时代对这群新女性的态度并不恶劣。西学东渐,新思想对女性的宽容与尊重已经广泛得到了认可。可反观这些新女性本身,她们有足够尊重自己的权利吗?
至少从书里看,是显然没有的。自己困住了自己,这大概是书中女权这座围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吧。
那在今天,还有人依旧被困在这自己筑起的女权的围城中吗?
很遗憾,的确还有。
美国某一些狂热的女权主义者就筑起了自己的围城。她们中的一些人,总是热衷于纠结单词“female”是不是“male”的附属,“women”是不是“men”的衍生,将社会上的种种都翻译为对自己的不公,转身推行她们的“政治正确”。“男人每赚1美金女人只赚82美分”可以成为一句响当当的竞选口号,却没人理会如何解决女性孕期停工带来的经济损耗问题。她们要的,不是“女权”,而是“强权”,是处处顺意的“优待”。若是当权者的一句不小心,就要被扣上“性别歧视”的帽子,动辄引起游行示威,那么政府如何会有心思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与其大动干戈改政策,何不花更小的成本来精修政府言论呢?到头来,得不到权益的依然是女性自己。这样的“女权”,真的可以带来幸福与平等吗?
不得不感叹,这般自讨苦吃的“维权”法,与苏文纨的“弄权”和孙柔嘉的“弃权”只是殊途同归—— 一边渴望幸福,一边亲手断送幸福。
在这世界上,来自不同社会环境的女性有千千万万,其中面临女权问题的人数不在少数。我们很难一下子改变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对女性的态度,但我们必须要知道,在这个既定的社会当中,我们不能够自己围困自己。即使身处一个对女性十分宽容的社会,也要牢记“女权”的目的是平等,不是特殊优待,切不可作苏文纨“弄权”,为自己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即便面临女权堪忧的时期,也万万不可作孙柔嘉般“弃权”,为了幸福,我们可以一直争取下去。因为若是不争取,历史就是在倒退,女性就是在自断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