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柳市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中国电器行业几大巨头相聚在这弹丸之地,这里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走在柳市大街上,广告牌多半是电器行业的,比邻而居的两户人家是邻居,或许又是商场上
竞争的
对手。这是个产业
高度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中国电器行业
厮杀最激烈的地方。
正是在这个地方,天正集团始终站在同行前列。2004年,天正集团在中国民营
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8位。
天正集团的掌门人叫
高天乐,他
名片上注着“董事长”的头衔,同时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这位将
企业社会责任与
员工“共同
成长”为己任的温州
企业家无疑已经为新
时代的浙江儒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诠释。
记者采访这位著名
企业家时,在确定采访地点上费了些周折:天正集团的大本营还在柳市,但目前
高天乐工作与
生活重
心却已移到了上
海,那里有天正高科技工业园。在那里,
高天乐与天正
发展谋划正是目前大多数浙江民企正在做的:跨出浙江,这一战略意味着背后决策者的雄
心和魄力。
短短15个年头间,天正从5万元
资本起步,现已成为中国工业电器行业规模最大的
企业之一,
员工达5100余人,总
资产16.6亿元,2004年创产值62亿元。
刚
开始一切顺风顺
水,从讲台跳入商
海的
高天乐很快显示了经商的
天赋:短短
时间内,他与
朋友从零
开始,竟然接下了40多万美元的外贸单子。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大事:那是柳市低压电器第一次迈入国际
市场,而此时,柳市低压电器正被国家七部委联合打假,这个
成绩让人们看到了低压电器的
希望。
这一
决定让不少
家人和
朋友感到惊讶,这听起来像是把
自己好不
容易节省下的一杯
水洒进
大海。因为当时的低压电器行业普遍存在着低价倾销、粗制滥造的情况,许多新进者不得不被拖进价格战的泥潭,并很快销声匿迹。为什么
高天乐还
选择投入这混乱的战场?
在当时,
长城厂算是起步较晚的
企业。然而在众多同行纷纷倒在
竞争路上时,
长城厂却稳稳当当地由小变大:1990年,
销售收入30多万元;1991年,
销售额超过500万元;1994年,
销售额竟然超过了1个亿。
这些数字增长的背后,是
高天乐从
创业开始就树立的
责任感发挥了作用。他告诉记者一些小
细节:“当时不少温州人跑
销售,对柳市低压电器
质量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用3个月就好。就是这么小的
要求,还有不少
企业不能
满足。我就狠下
心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不同的柳市电器。”
于是
高天乐在产品
质量上狠下了功夫,
质量可靠。“就连在包装上,我们也要比同行们做得更好。他们用普通的草纸随便一包,我们就用铜版纸仔细包装。其实
成本才贵了一两分,给人的
印象却好了很多。”打
质量牌赢了个满堂红。
1997年,又在
高天乐的掌舵下,天正集团核
心层
经历了两次重大股权
调整,第一次面向内部
发展了近100名中高层
管理人员和大中专
毕业生入股,共吸取股金2600万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员
企业,又吸收股金3000多万元。经过这两次改革,天正
实现了重大的
转变。
1999年,
高天乐踏上了去上
海“二次
创业”的
道路。天正集团斥资一亿元,把其开发中
心、科技开发中
心、决策
投资中
心建在上
海。
高天乐的
眼光不仅仅盯着上
海,还盯着
世界。同样是在1999年,天正集团
公司开始筹建
技术中
心实验室,2002年,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按国际通用的ISO/ICE
规则进行的评审,成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知名
公司在中国机构在内的中国首家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
在
高天乐的极力推动下,天正在美国硅谷设立天正(久沐)
公司,以
掌握世界最新科技动态。2002年3月,天正与
世界电气巨人ABB
公司签订了
合作协议。根据
协议,天正成为ABB在国内惟一的系统集成商,今后,天正可以使用ABB的
品牌参加工程投标,同时,ABB承接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安装、调试等
技术支持,也将交给天正
完成。
天正不但是低压电器行业的佼佼者,同样也早早在多元化的道
路上稳步
前进。2001年,天正在上
海成立
投资公司,之后又涉足
房地产、
旅游业等。天正已经由
单纯的靠电器工业一个轮子向前跑,到了以电器工业为主、
投资公司为辅两条腿走路的新
境界。与
创业之初相比,天正已经
成长为一个巨人。
在他的主张下,天正逐渐形成了一套
培训机制:
公司中高层必须给普通
员工授课,其授课的
成绩直接与其业绩评估挂钩。这不但意味着普通的
员工能够时时得到新的
知识,也意味着中高层
员工不能松懈,随时得充电。
天正集团《天正报》编辑徐娟华到天正才一个多月,
选择天正的
理由是:“天正在
人才培养上口碑很好,我
希望能在这儿得到更多的
锻炼。”她没有
失望,一个星期中她就听了两堂课,课程的内容相当广泛,并不仅仅包含基本的
天正
发展了,如今
高天乐的重
心却不仅仅在
事业上了。他早已经脱离了早年操劳于
公司具体事务的阶段,
考虑更多的,是
企业的
发展方向等战略
问题。以至于他笑着调侃
自己:“以前我是身先士卒,如今我是甘居人后。”话虽如此,天正运转的背后推手仍是他,只是
高天乐不再事必恭亲了。
天正集团是引入
职业经理人制度较
成功的民营
企业,也是靠着一套
人才班子很
好运作的民营
企业,这背后,
高天乐的
眼光和
思想功不可没。
高天乐津津乐道的
事情当中,有一件正是他去上EMBA不到一年,挖来3个EMBA的同学。这3人分别进入了天正集团的高层,很快干出了一番
事业,同时也把天正推向了新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