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人回首往昔,都不
知道为何会与某人结下
友谊一样,我也有一个
曾经觉得“这人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
朋友。
高一文理分班的那阵子,林来到我们班。
林是难得的
美人。而我看见林的第一眼,便看见她眼里的不羁。那是一湾清浅的湖,又好似曾掀起过巨浪。
从闲言碎语中得知,林在
初中时就是年级上出名的“坏
女孩”——我当时给的一个
狭隘又可笑的称呼;混迹在一帮子让
老师头疼的
男生中,翘课,喝酒,
早恋,疯狂的事做了不少,怎会有
心学习。
而
初中的我是一个颇受
老师喜
爱的模范生。在许多人
叛逆狂乱的
年纪,我的
生活里依然是课堂、试卷与书本,从不受扰。对我来说,顺理成章地考上高中的尖子班是必然
结局。
林和我一个
初中。以林
中考的那点
分数进入我们高中,其家底之丰厚不言而喻。
年少的我有一个
心结,那便是惧怕活得放肆的人,因
自己的
日子太过苍白。无
故事可讲的我,怕被这些过得声色十足的
生活家取笑了去。
高一第一次月考后,因为
成绩名列前茅,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的名字、
分数、照片被印在了教学楼走廊的公告栏内,以醒目的红色
背景衬托。
你
知道的,
学校总能以某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拿到你最丑的照片,旁边标注出你的
荣誉,细
心地为你张贴在最显眼处,供人“瞻仰”。
那是11月份的周一,空气清冽。早操
结束后,大家纷纷向教学楼涌去。几个人高
马大的
男生挤在一起饶有
兴趣地参观平时无人光顾的公告栏——大概是逃了早操,在四处闲逛时有所发现。
他们似乎是在前几名的
女生里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
事情,一群人放肆地笑起来。林跟那群
男生关系很好。同样翘了早操,从小卖部懒洋洋回来的她走近那群
男生。
“笑什么啊你们?”
“罗生?!你在逗我?”
“哈哈,不敢
相信吧。我已经把她的照片拍下来了,回去就给罗生看,这小子要是
知道自己和一个死
胖子重名还他妈不得气死啊!”
这句话后,一群
男生笑得更夸张了。大概他们并不觉得事件本身有多好笑,只是在林这样出众的
女生面前,难免
希望做点什么给她留下
深刻印象。
林拨开人群,站在公告栏前。身后的
男生闹嚷着用
手机互相传照片,林却突然发了火。
那个罗生就是我。
当时没有文理分科,林还在普通班。这个
故事是我一个
偶然经过的
朋友告诉我的。
我和林能成为
朋友,主要
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我们被随机分到了一个长期的
学习小组,因为我“是个讨人
喜欢的有灵气的
胖子”(她很久
以后给我的
理由),我们成了长期同桌。不时拌拌嘴,讲点段子。
二
我有段
时间跟一个学长发短信发得勤,渐渐地就跟林聊起他。
我一本正经地与林谈论他的体贴、
关心和彬彬有礼,什么下雨了会提醒我带伞啦,在我感冒时催促我吃药啦,在晚自习打来
电话,
含义不明地说一句“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听听你的
声音啦”,让我不得安宁。
我
心里
明白——我所描述的、他给的
关心,
如果有三次,那也是从三十次
冷漠里拎出来的啊。我知趣得很,从不向林说他的名字。
林说,她也遇到了相同的
问题。她在自习课上悄悄把耳机塞给我,里面放着A Fine Frenzy的Almost Lover——这首歌有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未及恋人。
年少的我每每听得几欲落泪,试图将虚无的
感情强加给我那
平庸无奇的十六岁。我才高二啊,是那种能偷看到
喜欢的人一眼就
开心得快飞起来的
年纪,对于
爱情我一无所知,对于
自己,——我同样一无所知。
这种
想法让我有一种可耻的、隐秘的
骄傲:看哪,林,我多少还是有某件东西和你一样吧。
那是上午一个课间,林的那个瘦瘦高高的好看的学长气势汹汹地来到我们班,在门口大声呼唤林的名字。林当时坐在教室中间,装作没听见。
学长径直走到林的座位旁,把一个
精致的项链盒重重放在林
低头应付的习题册上,继而似是被迟来的羞涩击中了,轻声说了一句,给你的,不许不要。
全班哑然。
从学长走后一直到中午放学,林根本没动过项链盒。那天的午休
时间我睡不着,趴在桌上,瞥见林打开了项链盒,对着那条羽毛状的项链笑了起来。
那个
笑容并不强烈,并无
惊喜之意。而是洋溢着一种
掌控感,一种完全的、无需置疑的
胜利。
——我看着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林的那个学长正是我口中的“学长”,我
知道他的一切,而因为他的
手机号是我找
别人帮我要的,所以他只知我的名字,不曾见过我,甚至不知我和林是同桌。
回头一想,我的“
感情”除了一厢情愿,还剩什么?林才是有着真真切切的困惑,真真切切的欢欣、犹疑、悲伤。我
天真地以为我和林有着同样的,属于十六七岁人儿的,轻飘飘又
美妙的烦忧。
所以,不要一再跟我强调“长得好看的
人才有
青春”——我他妈早就体会到了。
三
其实林自从进了我们班后,
学习起来算是
踏实,
分数在班级上游。她神奇的地方在于,既可以与年级上的不
良人物
保持往来,没事儿违点纪,又可以在
面对书本与习题的瞬间收起
心,晚自习老
老实实刷题,
周末了跟她的酒肉
朋友天南地北晃荡,饭桌上觥筹交错,畅聊
人生。
但她失常发挥,只能去省内一个普通的二本。
相反,考前几个月
心气
浮躁,频频被
老师叫去训话的我却发挥得相当好,顺利考上了
北京的一所名校。
关于物质——她不
担心拥有不了它们,它们于她而言,似是与生俱来。
记得还在高一的时候,我陪她逛商场,她带我走进一家
奢侈品店。她拿着好几个包
挑选,问我哪个好看。我当时
比较不出来啊,我说都挺好的。
林突然说,其实我也不用选,...买多少都行。
我冲她笑。
上
大学后没多久,一个我们俩都迷恋多年的明星来
北京开演唱会,我咬牙买了门票。
四
我觉得书里说得很对,有
钱并不能
改变一个人,反而是没
钱会
改变一个人。
上
大学过后,林回归到她
初中那种寻欢作乐的
日子。她很快找到男
朋友,然后分开,再找。
说罢,两人一起放声大笑。
我没有向她讲起,我过得一直很
累。我打零工、做
家教,缩衣节食,为的不过是多一点零用
钱,弄一身像样的行头,毕竟与人打交道不能太过寒酸。
高中时一身校服穿上一个星期、从不
介意外表的
自己,一定不曾料想过几年后的罗生会是这样的。
接到
父母责问的来电,我讲不出话来。我早不知何时
自己开始了这样
辛苦的追逐,亦不知它何时是个头。
我不怪
父母,他们每一分
钱都来得不易,如此待我,已是溺
爱。
花光几乎所有的零
花钱去看演唱会的那个月,我
生活拮据到每天吃泡面度日。我那时常常
沮丧地想,我不是属于这里的,林才是属于这里的,林才是该去看演唱会的那个人,林才是可以享用
北京的那个人。
眼前的
世界如此
美丽啊,我嘴里的却是它的偏袒与恶意。
我讲了林和我的许多
事情,讲到我是怎样看着她被众
男生簇拥,又片叶不沾身地
离开;讲到她背着Gucci包,陪我在街边吃冒菜;讲到新加坡的
毕业旅行里,我的不
懂事和她惊人的
成熟。
讲到
大学后的
事情,不知怎的,我
难过起来。当时
路过的一家音响店正好在放Creep——
I wish I was special,
You are so fucking special.
就
歌词来讲,我断章取义了。但我还是很不
争气地哭起来。
五
我为什么哭呢,不是因为落差——这么多年,我早就
习惯了。
我一无所有,只能用
学习抵挡林那个花花绿绿的
世界。我当然
失败了。
它不属于你,亦不属于更多的人。
六
我有多惊讶自是不用说了。
叙旧过后,讲起近况,她说,本来退了那个二本
学校,去加拿大念本科,谁能想到那么
无聊,读了大一就又退学了,回来了,现在
准备做全职太太。
她笑笑,突然说了一句,你
知道吗,我从高中就
开始羡慕你特能
读书,哎,我就不是那块料,不及你啊。
我也笑。不知说什么好。
她也
明白,我读上几年研究生,不外乎是,抱着高学历出来找
工作,在帝都租
房子,
生活拮据而
疲惫,办个
简单的婚礼,东拼西凑地为新房付巨额首付,为
工作每日奔波,从此成为地铁站里,万千个神情直接而漠然的人中的一个。
但我对此早已释然。
终
我很久以前在网站上看过一段话。内容快忘了,大概意思是一个
家境优渥,
父母在国外高薪
工作的十八岁中国
姑娘面临了
人生难题,那就是她应该直接去
哈佛读书还是去非洲做几年志愿者,两者都供她
选择。
你坐拥一切。
我当时大一,想起了林。
想完这个
问题,笑了。继而在窗外二十度的
温暖阳光下昏沉沉地睡着。那是在我十八岁的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