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铜
“为什么我总是
时间不够用?”今天我们常被这个
问题困扰。我们
抱怨有太多的
事情要做,又好像
永远都做不完。“没有
时间”成了
口头禅,有时候是
借口,有时候更是实情。正如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
定律:
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
时间。
现代
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
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
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
满足于已经
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
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
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
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犹如一套严苛的
规则,规范着我们的
工作和
生活:什么时候
睡觉不仅取决于有没有睡意,也取决于时钟所标示的
时间;什么时候
吃饭不仅取决于有没有饿,也取决于有没有到“饭点”。这种情况可不是在人类文明早期便有的,据美国
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
技术与文明》中所述,机械时钟的最早使用始于13世纪欧洲的寺院,用于
帮助人们准时地参加宗教活动。
而直到公元1345年左右,欧洲
人才开始普遍
接受将一小时分为60分钟,把一分钟分成60秒。也是从那时起,
时间作为一种
社会活动的参照框架,把人的
生活从大自然的
背景中分离出来。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人类的
经济活动中扮演了
关键角色。芒福德甚至认为,工业革命中最
关键的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而到了现代
社会,
时间更是被推上了神坛。
通过让
自己更快来赶上外部
环境的快,表面上来看也有几分
道理。可
穷究起来,却是难以成真的
海市蜃楼,因为
完成一件
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无怪乎
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Hofstadter)在其名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侯世达
定律:“实际
做事花费的
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
中考虑了侯世达
定律。”
另一方面,人们无法预估
未来发生的
意外事件,而
意外事件总是频频发生,打乱人们的原定计划。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
社会是“液态的”(liquid),是一个流动的
世界,在这个
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由此可见,
时间管理中制订
时间计划的方法并不
可靠。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
求快的
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
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现代人的日常
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
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
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
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
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
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他让
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
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
空间里,静静地去听
自己内心的
声音,让
心中不同的“
自我”
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
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
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李欧梵先生说他都是用“极有限的
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
继续说
生活中的慢。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的小册子中给出了很多让
生活慢下来的
建议,都挺有意思的,这里列举几条: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保持一项
爱好,让它在
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
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
成就。西班牙人约瑟夫?奥约(JosepdelHoyo)最早是一位医生,从医学院
毕业后在一座村庄里行医,同时,他沉浸在一项特殊的
爱好中:观察鸟类。只要诊所一空下来,他就会在诊所门口挂起告示牌,然后跑到森林、河边去观察鸟类,他为此而着迷,如痴如醉。
若干年后,他和有相同
爱好的
朋友一起,
开始编撰旨在包含所有鸟类的《
世界鸟类手册》(HandbookofBirdsoftheWorld)。1992年该手册的第一卷问世,截至2013年,已经出版达17卷之多,收录了超过7400种鸟类。奥约正是用一种“深”的方式来使用业余
时间,他
对待时间的方式是“郑重”的,他把“近期
未来”和“远期
未来”勾连在一起,并赋予
时间意义和
喜悦。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
未来,用郑重的
态度过好当下的
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
未来。
使用“
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
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
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
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