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卤煮
(一)
◆◆◆
生活里,有些人说话总是掺杂很多水分。“水”,不是指作假,而是指话语凝练程度极低。
比如,喜欢加很多无关痛痒的词,尤其是宏大词汇。
比如,喜欢用转述口吻或夸张来表达事实层的东西,添油加醋。
“我就说,当时我就特别XXXX呢,果然,XXXXX,就知道!”
比如,一次次重复地描述一件事,使用一些词。
“我觉得”“你知道吗?”“你能懂吗?”
……
(故意拐弯抹角的话术不在此文范围内,此文只讨论表达习惯和能力)
(二)
◆◆◆
1.目的性弱:想不清楚到底想表达什么。
2.逻辑性差:分解目标,辨识含义层次、高效组合言语的能力太差。
1.抓得住重点:蹩脚的说话者,总在做加法,越描越黑。精练的说话者,大多是在做减法,只把最核心的东西拎出来。
2.深思熟虑:习惯捞“干货”的说的人,早就在心里把旁枝末节剔除得差不多,他们习惯先想清楚再张口,脑子一般转得也很快。
3.情商不低:人的注意力有限,如果铺垫太多,听话者是没有耐心听下去的。所以不说废话的人,大多深谙听者心理,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吸引注意力,不耽误彼此时间。
(三)
◆◆◆
1.克制力:自己曾在《沉默,比说出口更让人无法忘记》里说过,说话做事懂得“留白”的人,其实很少。
过度地描述和表达,其实说到底,是一种贪。
和贪吃、贪财、贪性一样,贪图表达,也是一种贪。人对于对想要达到的意义,总是贪图描述。
但话语,是一个过犹不及的东西,它和一般努力不一样,说出的话是不可逆的,很多东西讲太多,反倒毁了。
所以,当一个人原希望达到的状态被欲望压倒时,他的性格根基是柔弱的,克制力不足,意志薄弱。
2.务实:人在世界上,跟说话对应的,是行动。不是说话多之人,做得一定少;只是相对而言,务实之人,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无效率表达上。
以事情结果为导向的人,往往废话很少。在评价事情时,也较客观具体,不在空洞的理念上来回玩弄。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世界观在“作祟”,有些人喜欢将世界从抽象往具体过渡、落实;有些人则喜欢将具体和琐碎,往抽象化上去归纳,评判。前者更为实干和唯物,后者较为学院和唯心。
3.内强:演讲场合,不同人有不同的面相:有些人废话多,有些人则从容不紊……这跟一个人是否内强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人,心里越是发虚,就越像溺水者,试图抓住能想到的所有辞藻,来填补和掩饰准备不足或内心不安的尴尬。
而一个准备充分,经验丰富,或是依靠实干起来的人,会更有底气。
TA与所说的话,不是对抗的不信任关系,而是十足的受控关系:我说的话,每个字眼都是亲身经历的,它们是事实。
4.果断:人的所思、所说和所做常常是一根直线上的三个点,彼此互相映照。
多余的话,反映在思考上,就是在盘算更多的可能;反映在做事上,就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不够坚定。
而一个割舍了废话的人,正是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没那么多借口,没那么多其他可能。
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小到一件事,是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做,几点能做完,干脆利落。大到一番事业,开不开干,怎么干,一条路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