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又穷又忙,没什么可怕的。如果你还有所期待,就要去努力;有所努力,就一定会有所回报。
作者丨沐沐
这几天太忙了,等过几天忙完了找你。
这些状态,有没有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时间总是不够用,没有时间闲聊,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早已经被透支的“等我有时间了……”
这个挺贵的吧,还是不买了!
钱没怎么花,就没了!
油价又涨了!
这些话有没有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钱总是不够用,买稍微贵点的东西,都要不自觉地把它折算成自己的多少天的收入;超过一万的开销,都要计划一下怎么能补上这个空缺;不敢忘记自己每个月有多少收入,也不敢忘记下个月还会有多少开支;甚至买一件衣服,不打折就不舍得买;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过好多次“等我有钱了”……
大学毕业之后,经常听到大家说忙说累,说加班到凌晨,说工资低,说假期少;说不敢生病,不敢辞职;就算心中有诗意和远方,也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因为有质量的生活,既需要钱,又需要闲。而对于大多数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这两样都没有——赤裸裸的又穷又忙,穷得只剩下理想,忙得没时间生活。
周末聚餐。小A问旁边的男生跟喜欢的女孩表白了没有。男生摇摇头,苦笑道:“像我现在的状况,不敢表白。我现在没有资格谈幸福,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收入还没有她高。就算女孩不嫌我穷,我连陪姑娘出去看风景的时间都没有。今天正好办公室网络维修,才能空出来半天,随时还得回去。以前还能用各种借口每周约见一两次,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了。等等再说……”
男孩研究生毕业,工作不到半年,在他看来,自己又穷又忙,哪有资格谈幸福。
这是一群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定义:工作比自己想像的累,工资没自己期望的多,又穷又忙,“没资格”谈幸福。
北京的房价今年再次上涨,在北京的闺蜜,又一次给我算了一笔账,说自己努力工作挣钱的速度,比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努力,就是想在北京拼出一片立足之地。晚上回家累瘫在床上,看到房价又涨了,那一刻,真想收拾东西回家。
朋友工作四年,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两个人月收入三万多,但是要攒钱买房,除了拼命吃苦、把工作业绩做得更好之外,不知道还有什么资本能留在帝都。
这是一群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定义:辛苦挣钱还是买不起房,又穷又忙,缺少幸福感。
前一段时间刷屏的一篇文章,一个中产阶级自曝账单,精细地计算了生活的各项开支和未来十年的开销,得出结论是家庭收入七十万,根本不够用。为了维持家庭现在的生活状态和保证以后的生活水准不降低,她和丈夫带着对未来的恐慌,不敢轻易辞职跳槽,只能“委屈”自己:为了每年可以全家人换新衣,为了全家人有品质的早餐,为了以后送孩子出国,为了自己老了还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年收入七十万,还是不能过上有安全感的生活。有人说,“我们的中产阶级就是一个笑话”,拼搏了十几年,依然逃不开“又穷又忙,又恐慌”。
这是一类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定义:收入提高了,但是开销大,存款少,依然恐慌。
其实,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以前,不管收入是多少,不管一周工作五十小时还是四十小时,都会觉得自己又穷又忙,总觉得心中的幸福感,还缺那么一点点,无处弥补。
又穷又忙,是自己的选择。虽然不是人人都可以“有钱又有闲”,但是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小富即安”,不富,至少也可以让自己紧绷着的弦放松。实际上,我周围的人,就算可以连续数日“悠闲”,在彻底的放松之后,又会开始怀念起忙碌的日子,重新进入战备状态。
研究所工作的男孩,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敷衍,还是每天全身心地努力着,尽可能做到最好。
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一家,她们还是每天花三个小时上下班,在那个“站在大街上喊一声都没有人回头看看你是谁”的城市里奔波。
年收入七十万的那一对夫妇,他们还是带着恐慌,用自己的努力去拼一个未来的保障。不敢辞职,不敢挥霍。
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又穷又忙?
我想,是我们想要的“有钱又有闲”的生活,一直在路上。“富”的定义,不断变化:拿到五万的时候,想要五十万;有了五十万,也还是不够。没房没车的时候,想有;有了之后,还想要换好的、大的。“闲”的定义,也不断变化:没有周末的时候,就想有时间能好好睡一觉;能睡好觉之后,想要有假期;有假期之后,想要更多的自由;自由了之后,还想要更多的钱。
我们想要的,总在路上。之所以这么“贪心不足”,是因为我们总有一个期待,期待有一天,我们可以和在乎的人一起,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欣赏自己想看的风景。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幸福,叫作“更幸福”。
一个朋友说,从工作之后就一直缺钱,也缺觉。“计划要花出去的钱,总是比挣的多。工作熟练了,事情却越来越多。”
即使收入不断提高,因为对自己生活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一直穷,一直忙。
现在可以买三年前不敢买的衣服,可以去三年前不敢去的餐厅,仔细一想,还是有不敢买的衣服,还是有不敢进的餐厅。
我一直觉得这不一定是坏事。
就算努力几年之后,还是“又穷又忙”,但是对生活的掌控力明显提高了。刚工作的时候都不敢生病;几年之后,可以安排好手头的事,空出几天出去玩。
就算十几年的努力之后,依然恐慌,还是“又穷又忙”,但是心情可以不被物质左右了,可以每天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间,可以有应对未知风险的底气。
让生活保持忙碌和充实,是一种选择。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这种状态里,一直在追求着更高更远更富足,包括精神和物质上。
要相信,在很多年努力之后,如果你觉得还是只够养活自己和家庭,那是因为养活自己和家庭的成本提高了。把生活品质提高,就是努力的意义。因为人们要的不仅仅是幸福,而是更幸福。
今天看到央视《开讲啦》的一段视频,视频里这个说自己“只能够吃饱穿暖”“白天在上班,晚上在加班”的姑娘,问了经济学家樊纲“穷忙族”能幸福吗。很赞成樊先生的回答——
这就是生存的状态,作为年轻人,你必须走过这一段。你现在选择加班加点,说明你还是有期望值的,你还是觉得这么做会比不这么做更幸福。既然走上了这条“过度竞争”的道路,要过得更好,你就必须努力奋斗,你必须有不安全感。
所以,如果你也年轻,你也又穷又忙,不要害怕,很多人和你一样。每一个阶段的又穷又忙,都会跟之前的有所不同。你又穷又忙,是因为有所期待。你恐慌,是因为所有追求幸福的过程,都带着不安全感。也许,又穷又忙可以换一种说法,是为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