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懒懒的,不想写东西。
并非倦怠,并非没有想法,就是不想写。这种现象,从8月中旬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刚才想了想,起因似乎是8月中旬,我去到一个偏远到只能打手机,但即便是用手机,也无法上网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去时也没有带电脑)。
于是,每日勤于写作,差不多是在微信公众号上日更的我,就这样忽然松懈了下来。每天早上起床,也没有了紧迫感,不再想着每天要写多少字,几点钟之前要写完,几点钟之前要弄好排版,几点钟要发送出去。
一旦没有了这种紧迫感,那种激情饱满,文思泉涌,想迫切表达出来的欲望,便开始慢慢消退。没错,日子确实是过的从容了,不再每天早上5点前准时起床,不再有人埋怨我噼里啪啦敲键盘影响晨觉,不再每天匆匆忙忙吃早餐出门,不再每天操心到点登陆后台看看留言回复,但同时,也不再有每日6点半准时推送的文章面试了。
然后,新习惯就开始慢慢成形,逐渐开始取代旧习惯。虽然我一样思考和阅读,但因为没有像之前那种必须写、一定要写出来的各种习惯支撑,我就真的开始慢慢地不想写了。以致于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我的人已经从石器时代的世外桃源回归到了电子时代的都市,但我的写作冲动却依然落在了石器时代。
直到昨天,我打开许久未看的微信公众号,翻阅和菜头的公众号文章,看到他9月份盘点,提到了他在得到写的《开始写作吧》,我好奇找出来翻了翻,忽然间心生好多感慨。
确实,我们生活在这个焦躁的时代,在每日恨不得提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工作的节奏里,常常向往能有机会去到一个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地方,能过上一种睡到自然醒,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休息就什么时候休息的生活。
但说真的,这种日子在我们的身心已经到了互联网的时代,只能是梦想,可以追求,并偶尔去体验一下,但却绝对不能过成现实。否则,我们会真的倒退到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去。
时代总是在进步的,在光与电的时代,就得有光与电的时代的工作方法,生活节奏,自然也得适应光与电时代的生存方式。固然,我们常常会纠结于过快的节奏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压力,乃至那种别人快速成功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焦躁,但这并非说,我们要逃避掉它们。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它们,并知道如何对抗和医治它们,并与它们不断达成新的平衡,与它们和平相处,相得益彰。
我相信,对于类似问题,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和技巧,但对于我而言,对抗它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我觉得写作可能是我在这个一切皆快的时代,医治自己、治疗自己各种综合不良病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至少,这种一个字一个字敲的近乎于纯手工劳作的方式,让我能静下心来,不想别的事,一心做好一件事。
还记得我在工作中,每当我一次次陷入想像别人一样,不顾什么道德节操,用一种跳过常规操作和成长过程的更快的方式去做事的冲动的时候,写作的经验会提醒我:你这样想是错的,这样做会很危险。
是的,我尚记得,我写东西的爱好起始于初二,然后,就那样一直断断续续,坚持到了现在。直到5年前,我才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虽然,第一本书从确定到写完仅仅3个月的时间,但我太清楚书背后的故事了,里面的内容积累和感悟,包括写作速度的形成,都是之前那么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并非突然之间凭空得来的。
后来,我开始写微信公众号,又经历了从零次点击开始,到一千次,从0字节开始,到100多篇文章的过程。这个最新经历的过程,让我更能深入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经历怎样的沉淀和坚持,需要多少时间的流失。在进步的过程中,任何别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就后面,都有非常多的付出和努力。
想来我们看到的别人快速成功,或者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也一样。那些他们简简单单举手之劳就做成功的东西,其实并非举手之劳,在后面有多年的积累支撑;那些我们以为他们只是看到了某一件西小琐碎的事悟出的成功法则,在后面其实是扎实的基本功在支撑。
在这样的成长和成功过程中,积累每一个细小的好习惯,能让自己成长和进步的习惯,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放弃一件多年积累的好习惯却是一瞬间的事,一念之差的事。就如我,近10年的写作积累,近1年的日更习惯,就因为一次“世外桃源”的享受之旅就这样说丢弃就丢弃了
不过,好在我还没有丢掉我的自省精神,我虽然放缓了写,但并没有放缓思,看起来,孔老夫子说“每日三省”确实是对的,这种好习惯真是笔财富。因为“省”之后,往往就是行了。
而成功者中的佼佼者王健林先生则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挣一个亿。”记得我上次定“小目标”是在去年,想写豆瓣专栏,想纯粹靠写字赚一个kindle(之前我在网络上写东西从没有赚到过钱),然后,我的豆瓣专栏收入达到了8000元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了我之前的目标。
今天,在这番“自省”之后,为了防止自己再次“堕落”,停止写公众号,我决定再定一个“小目标”,那就是:靠在公众号上写字,挣各位的打赏,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买一个轻便易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以便淘汰我又沉又重的老旧笔记本,这样我就可以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