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关系脆弱到如果哪天我关了朋友圈换了手机号码,估计你就再也找不到我了。”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群发的人,群发的消息一般也不爱回。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和我一样,不爱回消息,但喜欢看朋友圈,会留意到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给自己点赞了,有哪些人给自己评论了。
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也可能是我太注重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我总觉得,在朋友圈里关心我的人,才是真正在意我的人。
面对我喜欢的人,我喜欢把他星标置顶,恨不得一天看 八百遍他的朋友圈,要是哪天他没与更新动态我都会着急:是不是今天他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不是我无聊,也不是我时间多没事做,是我打从心眼里关心这个人。因为在意,所以就会格外关注。
说实话,微信消息可以群发,朋友圈动态可以仅你自己可见,这些功能都让人觉得太不真诚了。而朋友圈里默默地点赞和评论,更让人觉得有安全感。
发个朋友圈比群发消息好像看起来更加礼貌。不会有群发的尴尬,又能宣布自己的事情。
没能和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都习惯于通过查看朋友圈的方式去查看自己这个小圈子里每日的“新闻”。
2.
我是一个特别爱发朋友圈的人。不是身边没有人分享,而是想把开心的事情让更多人看到。
这些年我和我妈的关系是比较尴尬的,她渴望了解我的生活,可是有些事情我又不好直接讲给她听,况且她总是用老一辈的思维教育我,我难免有一些没办法接受。有时候沟通不好,反而激化了两个人的矛盾。
去外地学习以后,我妈学会了使用微信还加了我的好友。从开始的一天三个电话问我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问我在干嘛,到现在她几乎不用问我,因为从我的朋友圈就能知道我的日常琐碎。
我妈学会了在朋友圈里分享我写的文章,有时候发几张我的照片我妈总是前排点赞查收,偶尔还会评论一两句。
我们之间无形之中有了一种默契,因为她的点赞和评论我知道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在关心我,而有些时候我也学会了发一些特地写给她看的动态让她安心。
前些日子特别忙,我几乎都没有什么日常可以在朋友圈晒出来,然后我妈就给我打电话了:“你最近干嘛呢。为什么好像好久都没看到你发朋友圈了。”
我解释说:“最近比较忙,就没时间发动态了,你放心啊,我在这里挺好的。”我妈这才安心。
我妈生日的时候我在朋友圈晒出了她的照片,她给我评论说:“自己太老了不好看,赶紧删了。”
我给我妈回复了这样一段话:
“妈,我很庆幸这20年来你对我的照顾,我们终于不是彼此那么强硬,我也没有亲口和你说过一些矫情的话,但是我很庆幸你能够在朋友圈看到我的生活,并和我一起看这个世界。顺便说一下,你一直都是个大美人儿。”
3.
现代礼仪社交的一个默契就在于,双方加上好友之后都先不说话,会用一分钟的时间互相翻彼此的朋友圈。
因为朋友圈一下子就可以拉进距离,当看过了对方所有朋友圈,似乎就能够看到那段时间里对方过着怎样的生活,对方是一个什么性格脾气的人。
我不喜欢遇到那种朋友圈页面一片空白的人,看多了也就知道很多删了朋友圈的人也并没有多么神秘,反而喜欢那种什么都分享在朋友圈里的人,这种人一般日常生活里性格也讨人喜欢,生活也没那么枯燥乏味。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见证两个人的感情深不深,就看她是不是经常给你点赞评论的那个人。
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往往最肤浅的表现出两个人的亲密关系程度,有一种感情叫做:“最近你都不给我点赞,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如果你的每条动态下总能看到同一个人的身影,那么这个人肯定是心里有你的,不在意你的人才不会为你把朋友圈翻烂了还一条一条的给你补赞。
刚和男朋友认识不久的时候,出去吃饭他带我去了那家我最常去的餐厅,还点了我最爱吃的一道菜。当时有点儿纳闷,就问他:“诶,你怎么会知道的,我没有对你提起过啊这家店和这道菜啊。”
他那时候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看到你经常在朋友圈里发这家餐厅的照片,就猜想你应该很喜欢这里吧。”
有一种感情真的就是看你看过的世界,走你走过的路,我们之间终于又近了一点。
4.
如果说点赞和评论就意味着在乎,那很多并没有点赞和评论的人,也是了解你的生活的,那是一种“已阅”的生活状态。
以至于很久不见的朋友即使突然见面也不会尴尬,因为我已经在朋友圈里了解你的生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渴望得到彼此的认同感也会强烈,也渴望缓和因为时间空间所拉长的距离,渴望找到支点让彼此关系变得平衡。
如果没了朋友圈,那么我们可能真的没办法像现在一样,打开手机就能对谁的生活了如指掌了。也不能在不打扰对方的前提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
之前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频繁发朋友圈,不再写动态,我猜那时候我一定很幸福,因为想说话的人都在身边。”
可能是我陷入了传销组织,更有可能是我死了...
晚安,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