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都听过《
狼来了》的
故事。那个调皮的放羊娃,为了寻
开心,一次次对着山下种田的农夫大喊:“
狼来了!
狼来了!”
善良的农夫们信以为真,纷纷拿着锄头和镰刀,气喘吁吁地冲上山来帮忙。可
结果呢?看到的只有放羊娃那
得意洋洋、哈哈大笑的
模样,根本没有
狼的影子。
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让农夫们对放羊娃彻底
失望。当
狼真的来了,放羊娃惊恐地呼救,却再也没有人
相信他的话。最终,他的羊被
狼咬死,他也为
自己的
谎言付出了惨重的
代价 。
“信”,一个
简单却又
意义深远的汉字。从字形上看,它由 “人” 和 “言” 组成,恰如古人所言 “人言为信” 。《说文》中对 “信” 的解释是:“信,诚也。” 诚,即言语实在不虚、
真实可信。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说出的话,应当是
真实可靠的,是能够经得起
时间和事实检验的。 古人对信用的重视,从众多的历史典故和
文化传承中可见一斑。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
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一
开始,人们都不
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
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
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立即兑现了
承诺,赏给他五十金 。这一举动,在百姓
心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信,也为后续变法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的
故事,则从反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周幽王为了博
美人褒姒一笑,竟然下令在都城附近的烽火台上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当
真正的危机来临,烽火再次燃起时,却再也没有诸侯
相信他,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这两个
故事,一个因
守信而
成功,一个因失信而亡国,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诠释了信用的
重要性。
信用,看不见,摸不着,却如空气和
水一般,渗透在我们
生活的每一个
角落,
支撑着我们的
社会正常运转。它就像一面
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一个人的品德和
修养;又像一把尺子,精准地
衡量着一个人的
价值和分量。
在商业的
世界里,
诚信就是那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是
企业立足的根本,
发展的源泉。“杭州
好人” 周小扣,在临平区运河
街道经营着一家小百货店,42 年来,他始终
坚守 “
诚信经营,以质取胜” 的理念 。每次进货,他都会仔细检查商品,确保没有损坏、过期和 “三无” 产品。
面对供货商推广的假冒伪劣商品,他坚决
拒绝。他以
真诚的
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
耐心解答疑问,
帮助顾客
挑选合适的商品。多年来,“小扣百货” 的价格变化不大,一直
坚持薄利多销 。正是这份
诚信,让 “小扣百货” 成为了周边居民
信赖的购物场所,也让周小扣赢得了大家的
尊重和赞誉。 与之相反,金嗓子创始人江佩珍,在商业运作中却因失信陷入了
困境。2002 年,她以 “
友情价” 邀请
足球巨星罗纳尔多 “共进晚餐”,并拍摄了罗纳尔多手持金嗓子产品的照片用于商业广告
宣传,引发了法律纠纷。2016 年,金嗓子与星空传媒签订了 8000 万元的广告代理合同,却以收视率不达标为由,
拒绝支付剩余的 5000 多万元尾款,导致江佩珍被列为 “老赖”,金嗓子也陷入了
信任危机 。
曾经辉煌一时的金嗓子,因为失信,
品牌形象受损,
市场份额逐渐萎缩,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 这两个案例鲜明地告诉我们,
诚信是
企业的
生命线。一个讲
诚信的
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
信任和
市场的认可,
实现可持续
发展;而一个失信的
企业,即便
曾经风光无限,也终将
失去消费者的
支持,被
市场无情淘汰。
在人际
交往中,信用是那座连接彼此
心灵的桥梁,是
友谊的基石,是
亲情的纽带。东汉时期的郭汲,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为官
清廉,信义为先 。有一次,他到西河郡美稷县巡查,众多
儿童骑着竹
马在道旁拜迎,他深受
感动。
离开时,
孩子们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计算日程后如实相告。后来,他提前一天
完成巡视,但为了不失信于
孩子们,他在野外的亭中露宿了一夜,直等到第二
天才入城 。郭汲以太守之尊,对
孩子们的
承诺都能如此
坚守,这份言而有信的品德,令人
敬佩。他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
爱戴和尊敬,
成就了
伟大的功业。 而在
现实生活中,因失信导致
友情破裂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李某和王某原本是多年的好友,李某出于
信任,借给王某 10000 元,双方口头约定还款 。然而,还款日期到了,王某却一再
拖延,甚至
逃避不见。李某的
善意和
信任,换来的是王某的
冷漠和失信。最终,两人对簿公堂,
曾经的
友情荡然无存。 这些
故事让我们
明白,在人际
交往中,信用是赢得他人
尊重和
信任的
关键。一个信守
承诺的人,能够
收获真挚的
友谊和深厚的
感情;而一个失信的人,不仅会
失去朋友,还会在他
人心中留下不
良的
印象,难以建立起
真正的
信任关系。
守住信用,方能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