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方
孩子们在小区里你追我赶,嘻嘻哈哈。返校归来,他们的寒假生活真正开始了。
二年级的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如何,老师并未公布,班里的孩子都领到了奖状,只是奖项名号各不相同。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得意,这次期末连考试都没有,只玩了闯关游戏。
这一切和去年大不相同,去年一年级期末返校时,老师不但公布了分数还发了试卷,家长们难掩好奇,总会忍不住问问,“你家娃考了多少分啊?”
后来,小区里的一位小朋友还把这样的场景写到了日记中,“期末我考了两个100分,我妈妈就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在小区里见到别的小朋友,都要问问人家有没有考双百。”
今年绝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了。不光是儿子所在的小学没有公布分数,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很多小学今年都没有像往常那样公布分数。
可怜了我的朋友圈,竟然没有家长去转发那篇据说非常火的小学生作文《我的愿望》:
“马上过年了,请做个招人待见的叔叔阿姨,别逮个小朋友就问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我们问你工资多少了吗?几套房了吗?换车了吗?要二胎了吗?文明你我他,幸福中国年。”
即便不公布成绩,但孩子们的学习可能并不轻松。就以笔者所在的河北为例,最近几年,高考的河北高分考生实在太离谱,正常的学习状态压根够不着那样的分数。不说备战高考的“超级中学”,就说本市有名的初中,成绩拔尖的学生据说都是晚上12点睡觉早晨6点前起床,初一初二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分秒必争的学习节奏丝毫不夸张。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要想登上成绩金字塔尖,就要付出非常人般的努力。也常常听身边的家长抱怨:就是因为咱们身边有这些“变态”的老师和学生,我们这些正常学习的孩子才永远出不了好成绩。
也有顿悟的。
在中学重点班煎熬了不到两年,T还是把孩子送出了国;
M家的孩子去年成功考入了一初中重点班,现在也准备“逃离”到其他城市去;
Y两年前辞职做了全职妈妈,本想着一心一意把孩子培养成“学霸”,但最近也转移方向,她认为“学霸”都是天生的,还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趣的懂生活”的人吧;
J更有意思,他坚决反对让刚上二年级的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在他看来,孩子年幼时就推着他参与竞争,孩子的注意力势必会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这么小的年纪,本应该“向内”自我积攒能量,竞争带来的焦虑会消耗孩子的精力,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家长却浑然不知,还在为孩子的小格局里的优秀沾沾自喜,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接触的家长越多,你会发现身边还是存在“开明”的家长的,只是他们不善于或者不屑于在朋友圈里刷存在感,他们对“优秀”的定义更宽泛,也没有把“优秀”和“平凡”绝对化。
这些家长不会对“北大硕士送外卖”、“法学毕业生卖水果”这样的新闻咋舌,他们大体懂得“去过高处便有了选择的自由”,这里的“高处”并非外在生活的体面,而是内在生活的自洽。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的平凡。调查样本不够大,但多多少少也能表明,在庞大的家长焦虑群体中还是有“稳定因素”的。
“不稳定”是常态。看看朋友圈里家长们晒的娃大致有两种,“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自己家的娃”却是来讨债的。
有意思的是,口口声声抱怨“自家娃讨债”的那些父母们,在看到“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孩子将来都出了国,父母和孩子见面只能靠视频;读书没资质,到我们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父母吃牛肉明天带父母吃海鲜”的段子时,又拼命转发点赞。难道说这仅仅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不尽然,这确实是现实的一种。报恩或讨债,要看你用什么眼光看。
只是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很少有家长能笃定自若。总之,太多人,生来便是平凡的命,却染上了不愿将就的病。
至少在当下,恐怕没有什么良药能缓解很多家长的教育焦虑,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大都信奉“只有成功才能获取更好的社会资源”,还没能享受到“内心自洽”的生活,又哪有资格和能力去指导孩子们有一个“有趣”的未来?
来源:光明日报(ID:gmrb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