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月亮
1
小侄女读大学,前几天我去她宿舍送东西。
一进门,差点被扑面而来的酸腐味掀翻。看我掩鼻,侄女撇撇嘴,拿下巴指了指一个靠窗的床铺。
我看过去,也忍不住咧嘴:女生用的瓶瓶罐罐、乱七八糟的包装袋、吃完外卖的餐盒、黑糊糊生了虫的水果、横七竖八胡乱摆放的书本……堪称小型垃圾场,简直无法直视。
本来侄女提前跟舍友都说好了,晚上我请她们吃大餐。别的姑娘都准备就绪,只有那个乱糟糟的姑娘还在穿着睡衣蓬头垢面玩手机。
看到我进门,她大叫“哎呀!我还没换衣服呢!”然后跳起来,在床上的一大堆衣服里挑出皱巴巴的一件,一边手忙脚乱穿,一边又叫“哎呀,快递还没来拿我的脏衣服!我都没衣服穿了!”
原来她每个月都把脏衣服寄给她妈,妈妈洗好再给她寄回来。
一出门,几个姑娘就集体表示受不了,她一个人搞得整个宿舍都没法待。而且你跟她屁股后都收拾不过来,你前面捡,她后面扔,实在是让人说不出话来。
小侄女本来也是娇气孩子,上了高中才会刷鞋。没想到跟别人一比,她还算好的。
我有个朋友是大学辅导员,她跟我说过好几次“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我之前还没感觉,这次算是见识了。
一个没有自理能力、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颜值再高学习再好,生活质量也会很糟。
而生活能力,不是一天练成的,必须从小培养,到什么阶段学什么事——四岁铺床,五岁扔垃圾,六岁收拾房间,九岁做简单的饭,十岁洗自己的衣服……
一步一个脚印培养起来。千万别等到十八岁要一个人生活了,才发现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
2
去年我陪10岁的儿子参加训练营,他的班长小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她不仅把自己照顾得井井有条,还会照顾别的同学。
有次一个女生鞋上溅了些泥点,她掏出纸巾,又倒了点自己杯子里的水,蹲下去给擦得干干净净。
训练营的老师看见都偷偷竖大拇指。更厉害的是,她能跟我们家长打成一片。
“阿姨您是去食堂吗?在那边。”
“有时见到熟人,她打招呼声音小,别人听不见,我就鼓励她‘声音大一倍’,能让对方听见我就给她奖励。”
这位妈妈说,其实女儿并不怎么爱说话,但主动跟别人接触多了,就知道并不难,别人又总夸她,她就更愿意与人交往,慢慢就成了良性循环。
果然,“别人家的孩子”并不都是天生如此,是大人的有意识指引,是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才让一个孩子具备了良好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很多人,本来人不坏,但就是不会好好说话,一句话得罪一屋子人,自己还全然不知。
也有的人,永远不会主动,喜欢的人不会追,想跟领导交流不敢说,心里有什么都憋着,活得特憋屈。
还有些人,嘴太笨,开会发言能怼得领导翻白眼,饭桌上给客户敬个酒都不会,闷头干了最苦最累的活,却一点也不落好,特别亏……
绝对不是。“自然生长”和“父母用心培养”出来的孩子,差距太大了。
其实也没多难,无非是告诉孩子该怎么说话做事,然后鼓励他不断去做去说,在一次次练习中,他就掌握了。
就算做不到口吐莲花巧舌如簧,起码长大后不会因为社交无能而太过苦闷,失去太多。
3
我闺蜜,本来工作就累,每天还得陪儿子写作业到快十一点,一天到晚比一线明星赶场子还忙,几乎吐血。
她很纳闷:别人一小时搞定的作业,她儿子要写两个多小时。而且人家也没玩啊,就坐在那认认真真地写来着,你想揍他都找不着理由。
而且她儿子成绩也不好,老师隔三岔五就在微信上喊话,让她关注一下。
她都有点怀疑儿子智商了。
正好我老师是个教育专家。我去问了问,老师说这种孩子很多——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写作业,还每天写到很晚,可成绩就是不好,怎么拎都拎不起来。
比如语文课上学了个“黑”字,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立刻联想到黑色,下次看到这个字,就想到黑色,认出它来。
而不会学习的孩子,就死记硬背,花三分钟记住了,三小时后又忘了,下次遇到还得重头再来,磨洋工不说,学习兴趣也磨没了。
这种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就不能只看他有没有写作业、写得对不对了。
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注意力在不在线,观察问题够不够细致深入,学过的东西能不能记住,有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发现哪点不对,都需要及时训练纠正。
人一生啊都需要不断学习,培养起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会让他一生都深深受益。
好的生活能力,让孩子有好的生活质量,清爽利落。好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在社会如鱼得水,不被孤立。好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能轻松自我提升,不断触及更高远的天空。有了这三种能力,他这一生应该就掉不到沟里了。
来源:半月谈品读、李月亮(ID:bymoon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