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小伙的6000字论文致谢:感恩是对苦难最好的“正面硬刚”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毕业生,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的
毕业论文刷屏了,在这篇2.5万余字的论文中,他在致谢部分用6000多字回顾了
自己虽“
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
希望”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
帮助过他的好
心人一一
感谢。
以下为致谢原文,有部分删减,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论文致谢
文/苏正民
一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
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里,爷爷
奶奶和外公外婆因为不
支持父母的
爱情,他们只能私奔到深山里独自
生活。
母亲怀我的时候,常常只能吃
野菜充饥。我从生下来就营养不
良,村里的
老人常常劝
父母放弃我和妹妹,“这么营养不
良的小孩是养不活的”。
父亲是一个极其嗜好
读书学习的人,他和他的八个
兄弟姐妹却因
家庭贫寒而只能
辍学回家放羊、种地,
父亲最终也只成了读过三年小学的“
文化人”。当得知因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个“沉睡”的大山迎来了许多大
城市来的支教
老师,于是村小又开课了。
山里的
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
学校是家常便饭。说是
学校,其实就是黄土垒起来的几间泥瓦房而已,常常是屋外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
“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
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
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是我
学会背诵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我
印象最
深刻的一篇课文。
语言是我们求学
路上第一道难以翻越的坎。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彝语,来到
学校,
老师们讲的却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汉语,我们听不懂
老师们在讲什么,支教
老师们也听不懂我们这群“黝黑的小鬼”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语言障碍吓退了好多小伙伴。我在
父亲的
鼓励下,
选择了
坚持,在支教
老师们日复一日地细
心教导下,终于在三年级的时候听懂了汉语。因为错过了
学习汉语拼音的黄金
时间,以至于后来
考试只要考拼音就拿
零分,也常常因为打不出字而打开手写键盘。
如今回想,小学时不知吃了多少
苦,但让人最刻骨铭
心的还是那群
年轻的支教
老师。小时候我想不
明白,这样一群皮肤黝黑、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汗臭、鼻涕满脸、连句汉语都不会讲的“小屁孩”,有什么
值得他们留恋的。我还想不
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对
简单的数学题教了十遍还不会、
简单的古诗背了无数遍还是背不会的“
傻小孩”依旧充满
耐心的。我更想不
明白,一个
艰苦到连当地
老师都无法留下的地方,这群来自大
城市的支教
老师是如何
坚守下来的。
二
支教
老师们用点点荧光照亮了我那条狭窄崎岖的小路。小学
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了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继续求学之路。然而,我蹩脚的汉语、浸染着火塘煤烟味的破旧衣裳、矮小的身高,成了被嘲讽
对象。
年轻而
敏感的
心啊,我又该如何
拯救你呢?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城里,不仅
家境优渥,
学习成绩也是令人
羡慕,第一次测验我就倒数了。
我疑惑
自己应不应该
坚持下去。初一的
寒假,我打包好行囊,向
父母提出了退学,
准备跟着村里的哥哥
姐姐们出去
打工。就如同电影中的那样,
父亲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母亲掩面痛哭,“我和你阿达(
爸爸)没日没夜地辛劳为了什么?我
白天打扫大街,晚上还要
兼职种地;你阿达
白天在砖厂烧砖,晚上还要去种地为了什么?不就是想着你们姐妹三人能够好好
读书,
改变自己的
命运,不要再吃我们这种没
文化的
苦吗!”
年少时,
父亲的责骂、
母亲的哭泣总是让人
永远难
忘记。我将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
生活费全部买了
学习资料,一个科目两本,一本教辅书,一本试卷。每天下晚自习之后,我就偷偷打着手电筒,用被子盖住,趴在床上
开始学习这些附加的
学习资料。偷偷一个人在
校园最不起眼的
角落里背课文、
练习汉语,练到走火入魔到
睡觉时的梦话都在
练习汉语。
那时的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直到一个人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了我灰暗的
人生。天津日报的张俊兰记者有一个
温暖的名字——“凉山
孩子们的张
妈妈”。正是她用瘦弱的身躯,在二十多年的
岁月里
帮助了几万名像我一样的凉山贫寒学子重返
校园。
与此同时,党和国家还为我的
家庭送来了低保等政策扶持,为我送来了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正是在党和国家以及张
妈妈一样的好
心人士的
帮助下,我
重新坐回了明亮、
干净的教室。
三
我参加了
高考,在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照顾下,我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走出了大山,
实现了儿时那个靠
读书“
逃离”大山的
梦想。
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因为不
认识字、不会讲汉语,22年来,她始终默默做着环卫工人的
工作。以前,年少而又
敏感的
岁月里,我总是羞于谈及她的
工作。可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环卫工人,靠手里的小扫把养活了一
家人,靠瘦弱的身躯独自养大了三个
子女。多年来,她靠淳朴、
善良、
坚毅、
感恩教会我们
成长,她总教导我们“
做人做事和扫地是一样的,都要干
干净净、认
认真真”。
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在
经历什么,想起
母亲,我只有沉甸甸的
忧伤。在外求学的
岁月里,每当吃到美食的时候,我总会突然地悲伤甚至
流泪,我总会联想到
远方的
母亲是否又为了省
钱,一碗
苦荞、一个土豆就草草
解决了
自己的伙食。
老人们常说:“娃要多
读书,
读书的
将来一定会有
出息。”可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路我走了很多年,凌晨的沙
马拉达乡,天是不够亮的,山的那边还是山,
大学的那边又是什么呢?
“
孩子,再
坚持一下,考上
大学就好了……”就这样,我背起了行囊,在颠簸的火车中挨过了十几个小时,不管
未来是什么
样子的,也许我能在这里找到
答案。
巴士到站了,我回过神,收拾收拾下车,抬头便能看到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的校门,
道路两边是熙熙攘攘脸上洋溢着
青春笑容的同学。我有些恍惚,从小埋头
读书的我确实没见过这种景象。我听到身后有一阵嬉闹的
声音,转身看去,才发现
自己不知何时已置身于一片红蓝帐篷组成的
海洋中。田径场
天空的
景色逐渐拉远,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叶扁舟。
“阿苏,我看武汉
降温了,我给你买了套被子,已经到楼下快去取一下吧。”远在
北京开会的赵
老师,
知道我一直只盖着一床薄薄的被子后,偷偷为我买了一床厚棉被。进入中南大后,正是无数像赵
老师一样的恩师与挚友,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我这个“小
男孩”
家人般的
温暖与
帮助,让我的
大学生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
正是在党的
领导之下,凉山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摆脱了
贫困,渐渐过上了好
日子。
我有些激动,
作为受助者的我
希望能够成为施助者,为那座山背后的
孩子们做些什么。
“阿苏,‘百生讲坛’要不要参加一下?这个比赛的目的是用
青年的
声音,讲述
青年的
故事……”这一年,
老师们推荐我参加了湖北省“百生讲坛”
演讲比赛,“你刚好可以把你们
家乡的
故事分享一下,让更多人
认识你们大凉山。”
终于,我来到了“百生讲坛”的
演讲现场。
面对这
准备许久的一刻,难免有些
紧张。我的手微微颤抖,只得缓缓地将手中的稿子对折再对折,收进了口袋。深深吸了口气,一步、一步、一步,走上了灯光璀璨的
舞台……周围的
环境安静了下来。“大家好,我是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的苏正民,是一名普通的大凉山彝族
青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
风雨兼程。这一年,第七届
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召开,举世瞩目,无数中南大的同学们都
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小
水杉”志愿者。
现在回首,2019年的“百生讲坛”是我
大学生涯当中一个
重要的节点,“百生讲坛”让我
真正树立了
信心,
真正摆脱了
自卑,成了一个
自信、
乐观的人。也是在这一年,我发起了凉山阿依(
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
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
茶”,用月捐的资金去
帮助凉山的
困难学生。几年下来,有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了我们,用点滴微光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
五
2020年
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虽人不在武汉,我也挺想为这座
英雄的
城市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当得知
团委和
社区在招募志愿者之时,我第一
时间报名成了洪山区双建
社区的线上志愿者,为249户的武汉居民提供
生活需求统计服务,每天都要接打六七十个
电话。虽很
辛苦,但是听着这些
英雄的人民的声声关切与
感谢,立刻又充满了
力量。
与此同时,因为疫情
影响,
家乡的血站面临
严重缺血,临床急需血液救命。得知这一消息,我与血站医生取得了
联系,并
承诺“只要
需要,随叫随到”。1月至6月期间,我一共8次前往中
心血站捐献成分血,并签署了器官遗体捐献
协议,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影响了身边40余名师生加入“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的行列之中。我也一直
坚持献血至今,已
累计献血32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时刻。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全面
脱贫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一路走来,我和我的
家庭,正是这一巨变中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3月,在
学校的推荐与组织的
考核下,我有幸被推选为全国
大学生党史
知识竞答大会百所高校、百名选手之一,与湖北另外5位同学一道前往
北京参与节目录制,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7月,我
成功入选全国
大学生新
党员培训示范班学员,前往红色圣地湖南韶山参加
学习培训。10月22日,敬
爱的党组织通过了我的转正申请,在建党百年之际,我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党员。这一年,在大家的
支持与
帮助之下,我们还成立了凉山州
教育基金会阿依助学专项基金,为更多凉山学子提供
精神帮扶,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出大山。
临近
毕业,
作为一名受益于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而走出大山的
学生党员,我
选择了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
家乡大凉山支教。我
知道一个人的
力量很渺小,也许
改变不了什么,但我
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中南大
青年的接续
奋斗中,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凉山阿依们的求学之路。
六
特别
感谢张俊兰记者、傅
爱民叔叔、于艳平医生、唐英医生、莫杨志律师、罗梦雅律师、荣敬龙秘书长、谢国雄会长、何佳
老师、翟珉
老师、王月
老师、邓梅
老师、沈颖
老师等多年来对我和
家人给予的关怀与
帮助。
特别
感谢第24届研支团的梁睿涵、吕卓如、张
海琢、庄原通、朱易、刘雨辰、周尚雯、王浩恩、陈一凡、沈佳瑜、林雨源、严宇飞、张
心宇、袁婧怡一年来对我的
关心与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