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文学多年,也算科班出身,而很多人喜欢我的文字却是由于我写过的与自己爱情有关的文章。
的确,遇到了马克西后,每天都是幸福感爆棚。他聪明幽默又洞悉并深爱着关于我的一切,一时间,周围的很多人都说我很幸运。
记得刚在一起的时候我问马克西:“为什么会是我呢?”
他笑着答:“当然是你啊,经过接触然后又看了你以前的文字和状态,就越来越发现你是那个我一直想遇到的人。我以前无数次设想过自己心目中向往的女生的样子,很多次都打算放弃了,可没想到,真的会有一个你,如此完美的与之契合。”
其实,遇到他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无果的恋情,以至于在美国读研的两年多里都是一个人。
那段时光,繁重的学业加上异乡的一系列不适应,让我常常晚上绕着校园散步很久,累了坐在长椅上发呆,一直待到连举行派对的学生都叫嚷着回寝室了,才静静地走回住所。
不过,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我突然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可能没有爱我的人,所以我更要好好爱自己。
我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一些习惯和节奏。那时,我更清楚的明白,在哪里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生活与学习的节奏,随心而乐,亦随遇而安。
上课全神贯注,听不懂的就课后给教授发邮件约见面,他们通常会回复一个明确的时间地点,也不会拒绝一个好学的学生的邀请。
不得不承认,学校是个全民锻炼的氛围,让我这个没什么运动细胞的人,也学会了用锻炼连减压。我找到了多年以前的爱好——游泳,很骄傲的说,很多论文和课上发言的灵感都是我游泳时想出来的。
中午12点到1点的游泳馆空无一人,对我实在是个珍贵的馈赠。当你完全浸入在一种环境中时,一切皆静,会更容易全身投入的想事情。我会游20个来回然后心满意足的去商学院点一份“Turkey sandwich”,而后蹦蹦跳跳地去上下午三小时的专业课。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天天泡图书馆,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早上开馆时便第一时间去占位,列出一天要完成的提纲,然后用一天的时间将其一一划掉。
与很多喜欢靠窗的朋友不同,我很喜欢一个类似吧台的高高的座位,可以在没灵感时看到大家认真的表情,多少次我都看论文看得眼睛干涩,但一扫其他人努力的样子,便会继续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
国内开始,我就有睡午觉的习惯,半小时就好,这短暂的休息会让我精神百倍。记得当时每周三下午有国际政治课,由于这个领域与课堂方式我都不太熟悉,经常跟不上同学的讨论节奏。
为了达到最好状态,我会在周三定闹钟1点起床,然后快步跑到学校旁边最喜欢的咖啡馆买一大杯咖啡,跟老板说留下点位置加少量脱脂牛奶,边喝边走向教室,也许是每天刻意给的小暗示,我真的会在下午的课堂特别投入,还和教授成了好朋友。
每周四的上午,我都坐最早的一班校车上山,到达艺术馆的馆藏室。那是我一周之中最放松的地方,我加入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计划,帮助注释东亚艺术家的画作,多来自中国和日本。
偌大的空间里,我一个人小心地拿着放大镜和镊子,细细打量每一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作品,虽然有时连水都不顾的上喝,却感觉异常充实,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情。
我还会抽空去艺术中心的琴房弹琴,一开始没经验,后来我通过蹲点,摸清了几间琴房在晚上7点以后处于闲置的状态,便去打印了几首喜欢的曲谱偷偷溜进去。后来,我还在那里认识了几个和我有同样爱好的朋友。
我也听好友小孟说每次的舞蹈班很放松解乏,也鼓足勇气报了芭蕾班,一学期过后,跟专业的肯定还是没有可比性,但足以让我在大庭广众下更自信。
就这样,我在异乡过着单身却不乏精彩的生活,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周末与长假去了很多有趣的城市,也有了自己新的小目标。凡事努力争取,却也坦然接受结局,应了那句歌词——“慢慢来,才比较快”。
毕业后回北京,我又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和她们一起串胡同尝美食谈天说地,不少都对我说:“每次都喜欢和你一起出来玩儿,因为你很有意思,总是知道哪里好吃,哪里好玩儿”。
原来,我也是别人愿意去靠近的人啊。这样想着,心里便会涌起淡淡的欢喜。
国内有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台上的女嘉宾为了找到心仪的男生,常常给前来的男嘉宾灭灯。每次都会有各种理由,比如“他不喜欢宠物,没有爱心”“他太听父母的话”或者一句单纯的“他的性格我不喜欢”。
我想说的是,爱情有时并不是一对一的无缝对接,而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考量。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那些所谓的“命中注定”背后,往往蕴积了很多内心的修炼。我们都容易被远处一个光芒万丈的人所吸引,可如果那时你还不够瞩目,那所谓的“怦然”,也只能是枉然。
这世上,你只有学会饶有生趣的与自己相处,才能与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所以,友情或是爱情,请在选择别人的过程中,也给别人一个爱上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