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公司,是一家比较高大上的公司。人事部每次去校园做活动,都会带一些公司产品作为小礼品送给大家。一次校园沙龙结束后,有些学生在BBS交流平台上反映没有拿到小礼品,负责校园活动的是一个刚入职场的大学生。于是,有些内疚地跑去和她的经理说:有学生反映没有拿到礼品呢。经理很淡定地回了一句:Sowhat?
后来这个小故事被广为流传,大家都觉得这个职场新人小姑娘非常善良可爱,还带些天真。可是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却第一时间想到了初入职场的我。
做人力资源工作,一定会或多或少接触一些做人力资源服务的供应商。我接触的第一类是提供网站招聘服务的。那时候我刚刚毕业不到半年。半年前,我还在那些网站上每天刷新简历求工作机会,半年后,当我坐在人力资源办公室里思索着到底和哪家网站签合同,踌躇和当时找工作时一样多。
彼时,我还在那个由两个人组成人力资源处的小学院。学院处于成长期,有招聘需求,但需求并不大,院长批了几千块钱的网站招聘费,所以能选的也不过就一家网站。当时网络招聘做得比较强大的共有两家——作为个人用户,我在求职期间在这两家网站都注册过。
两家公司的销售都认真敬业负责,公司介绍得体大方,合同条款分明,折扣和增值服务也都清清楚楚。但是我的天平很快倾向了其中一家,带着小小的私心。理由很简单,那家销售每天都会发来一封邮件,有些是分享行业内信息,有些是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有些是针对一些热点时事的即时评论。邮件内容虽然大多来自网络,但是看得出是用心挑选过,文字也通常写得有趣,又极少在邮件里做公司和产品信息的植入。
那种带着从容不迫的诚意,让初入职场的我如获至宝,以致有段时间,我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这些邮件。所以到最后,在两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一家。
因为选择的真实原因并不源于比价的结果,我心里始终带着小小的愧疚。在和第一家签了正式合同之后,我很认真地给第二家一直联系的销售经理写了一封邮件。我还记得那封邮件里,我很真诚地对对方的服务和沟通表示认可,并对没能签订合同表示歉意。邮件并不是“很高兴认识你,很遗憾不能合作,很感谢你,期待有机会合作”,而是真的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那封邮件发出去不到半个小时,我接到了销售经理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他和很多客户沟通过,交易有成功有失败,但是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一封“手写拒信”,意外的同时也很感动,所以特意打电话过来。那个电话已经与合同无关,我和他分享了为什么选择第一家的私人原因,他虽然有些委屈地说“这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最终表示理解和“我们一样可以做到”。
他没有食言。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第一份工作期间。直到我换了第三份工作,这位销售经理还是在这家公司,已经升职到高级销售经理,我仍是没能和他签上一份合同,但在我的私人邮箱里,还能够收到他每周一封的问候邮件,从不缺席。
后来我来到现在这家高大上的公司,招聘做了很多,人才市场跑过,猎头也用过很多。因为一次大规模招聘,我的手机号被不知哪家服务商放到了网上,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断地接到卖包材的,推销培训的,寻求合作的电话,但是我再也不是那个新人小姑娘,能够怀着善意和耐心,听完每一通电话,给每一个人一个负责的回复。
就在前天,我又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想知道是不是有合作机会。我听着电话里年轻的声音,突然就想起曾经的自己,于是很客气地接听了电话,并就不能帮忙表示抱歉。那天电话后,收到对方的短信,他说我叫XX,抱歉打扰你了,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