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满
心以为
婚姻是 1+1=2,两个人携手,就能让
生活的
幸福翻倍。可随着
年龄渐长,身边
朋友的
婚姻故事听得多了,我才惊觉,
婚姻更像是 0.5+0.5=1。它不是
简单的两人相加,而是双方都要磨去一些棱角,各取一半,相互
包容接纳,
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而美满的家。
年少时,我总觉得
爱一个人就要毫无保留,全
心全意地扑在对方身上。可成家之后,我才惊觉,
夫妻间也
需要 “
距离感” 。就像绘画中的留白,适当的空缺反而能让画面更具韵味。
婚姻里,
懂得适时留白,那些零星的点缀才是最大的
幸福。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
婚姻,便是如此。他们二人个性迥异,
沈从文爱听傩戏,热衷于
花钱搜集古董文物;张兆和则
偏爱昆曲,更注重
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但即便如此,
夫妻俩也不会
要求对方
改变,而是共同约定:结了婚,要
保持感情距离,允许对方容纳
自己之外的人与事。婚内两人异地时,通过一封封书信,传递着
思念与
爱意。张兆和饶
有趣味地称
丈夫为 “二哥”:“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
沈从文也称呼
妻子小名回信
安慰:“三三,
放心,我一切好!”“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
爱过一个
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
自己感到庆幸……”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被
沈从文写进《湘行散记》 ,笔墨中的情,
超越了
时间与
空间。
沈从文也曾催促
妻子南下团聚,可张兆和
坚持留在
北京,照顾尚小的
孩子、守着他们的家。这般有
想法的
妻子,遇到了时常在外的
丈夫,外人只当两人
感情会淡些,但事实是,因为隔着
距离,她才是他的
精神寄托和
人生支柱。所以《
边城》中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无一不留有张兆和的影子。有网友
评价说:“他们的
爱情,是
距离和
理解滋养出来的,
沈从文的很多旷世佳作亦是如此。” 一段稳固的
关系,不是靠捆绑,而是靠松弛。越是相
爱,越
需要留白。若是走近对方,眼里就只有他 / 她;若是相距遥远,那就
牵挂在
心 。
演员刘嘉玲在一次采访中被问道:“你怎么看待
梁朝伟和绯闻
女友的报道?” 她
淡定地回答:“你们
知道的应该比我多,我只
知道这是一个
美丽的
故事。” 短短一句话,足以窥见其
智慧。毕竟,不涉及
原则之事,“装
傻” 更能巧妙地化解
问题。
正如
张爱玲所言:“太
清醒不会
幸福,要么装
糊涂,要么真
糊涂。”
婚姻亦是如此。常拿对方的 “黑料” 说事,只会相看两厌;但若是适时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日子反倒会过得有滋有味。网友 @林杉
分享过一个男性
朋友的
故事。那天,
朋友和
妻子正在下
象棋。
朋友象棋下得不错,但看着
妻子走了几步棋,怕是
规则都还没弄
明白。他正犹豫 “要不要让一让
妻子” 时,对方就
开始 “
自由发挥”:一会儿说
自己的 “
马” 是
千里马,可以走 “田”;一会儿又说
自己的 “象” 是小飞象,可以过 “河”;一个不留神,直接用 “炮” 跳过两个棋子,他的 “
马” 被迫下线。一番棋局下来,原本胜负毫无
悬念,
结果他还是输给了
妻子的 “耍赖”。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一盘棋而已,何必这样破坏
规则?是这位
朋友大度,还是他的
妻子不讲理呢?我想,都不是,只因为两人都
明白:
开心本身要比下棋更
重要。
妻子糊涂地赢了,然后当天的家务都抢着干,
丈夫不也解放了一天?所以你看,
婚姻中的喜乐也许不会突然出现,但可以人为
创造。就像电影《虞
美人盛开的山坡》中的那句台词:“没有人是
傻瓜。只是有时候,我们
选择装
傻,来
感受那叫作
幸福的东西。”
有人
感慨:“好的
婚姻,不再是你侬我侬,而是你我在厨房餐桌旁,也能
感受烟火气的琐碎
温暖。” 雅趣闲适不常有,柴米油盐才是真。阅历渐长,我愈发
懂得,琴棋书画诗花酒很惬意,
茶米油盐酱醋
茶也同样充满
温度。
就如汪曾祺与施松卿的
婚后生活,虽过得
坎坷,但充满
诗意与烟火气的
日子,也有滋有味。早年汪曾祺被下放到
农村时,
白天种土豆,晚上画土豆,一边画一边烤,乐在其中。也是这种烟火气,
影响着他的
妻子施松卿。当时汪曾祺离家时,即便家中积蓄不多,但她还是买了一块表送给汪曾祺,只
希望丈夫没有她的
陪伴时,见表如面,度过
艰苦的
日子。在此期间,小两口分居异地,但
心从未离远。一天,汪曾祺采到一个大蘑菇,也没舍得吃,留着晒干,就等
回家给
妻子做一道蘑菇汤。在
艰苦的
岁月中,
夫妻俩以花为月,把喷洒的波尔多液,喻作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