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至今60多年,虽历经多次
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这就是
李嘉诚。
成为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
自己,则始终将
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
李嘉诚,从早年
创业至今,一直
保持着两个
习惯:一是
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
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
如果跟
公司的
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
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一个被广为传播的事实是,2008年,金融危机
爆发,而在这之前,
李嘉诚已经准确预见,并早已
做好了
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
机会。
“
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
成就。”
李嘉诚的一位
下属感叹,“外人都将他看成超人,而他
自己,则始终将
自己看着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当你问起
李嘉诚强势的一面时,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余年的高层反问:强势怎么定义?
在她这么多年的
印象中,李决断非常之快,但并不是个咄咄逼人的人,他很会
倾听下属的
意见,“
如果你是对的,他会听你的,而不是
坚持他的”。
在
生活中,
李嘉诚时常表现出
单纯快乐的一面。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变成了一个念旧好
玩的老头,总是和身边的人说,这里原来是啥样的。
李嘉诚将这种
冷静归于他
喜欢看书,“我
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这对我都有用,今天有用,
明天也有用。所以,很多大事来的时候,我也能
解决”。
镜头前,李总是蓝黑色西装套装搭配白衬衫,而领带
永远是蓝白色系,李乐于向
别人展示他穿了数十年的西装皮鞋胜于向
别人展示他
成功的
生意。
李的
办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样
简单,除了一望无际的维多利亚港
海景。
偌大的办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笺纸,两支笔,一副放大镜,李每周在这里
工作五天半。
办公桌的对面,是黑色的沙发和
茶几。没有靠垫,没有烟灰缸,也没有潮州人最
喜欢的功夫
茶具,只是孤零零地摆着一个装饰盒。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是一个
孤独之旅,
命运剥夺他的,李要靠
自己抢回来。没有学历、
人脉、资金,想出人头地,自学是他唯一
武器。
在创办长江塑料厂时,李又
开始订阅英文《当代塑料》及其他西方专门的塑料杂志。与此同时,李
开始将部分资金
投资华尔街上市
公司股票,李从不按直觉
投资,而是仔细研读
公司财报,研究商业
规则。华尔街财报是李的英文
老师、商业
教练,也是李的私人
投资获利来源。
在
李嘉诚的办公桌上,有两块小玻璃,上面是李
自己写的两段话,一段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则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
雪;若无
闲事挂
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经不管具体业务,他的
时间和
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标”上。
一个地产商告诉南方
周末记者,李最让人
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
成功,而是他在
世界上的
成功。同为商人的他
感慨,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
成功商人很多,但一旦走上国际化
道路,许多人就因不
适应而铩羽而归。
但
李嘉诚不同,自上世纪80年代
开始,李就一步一步走向
世界,且屡战屡胜,几乎从无败绩。
而今,
李嘉诚的商业版图遍布全球52个国家,从事的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个领域。集
团员工超过26万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build on respect(建立在
尊重之上)”。
李嘉诚身边一位
高管脱口而出。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在
李嘉诚旗下
公司,
员工的
离职率通常都非常低,多数
员工都是跟着李
打拼了数年的,这里当然也包括很多老外,“他们能留下来,更是因为如此(被
尊重)。”
在
接受南方
周末记者的采访中,
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
认真地
倾听每一个人的
问题,生怕没有回答
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说更自如。李会照顾每一个人的
感受,听
问题时,
专注如
小学生;回答时,一定会看着对方。
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
名片,但轮到摄影师时,
名片派完了。让人
意外的是,采访进行到一半,李突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补给了摄影师。他的举动是如此自然。
据
高管们
透露,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经不管具体业务,他的
时间和
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标”上。
比如说,
负债率。
李嘉诚对这一指标的
控制,近乎偏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一家
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
破产,一家
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
容易倒闭。”
李嘉诚基金会
负责具体
项目的罗慧芳女士告诉南方
周末记者,他们做的一个医疗方面的
项目,李对每一个数据都很
清楚。他甚至也会
自己打
电话去抽查,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患者接到一个香港打来的
电话,对方开口就说“我是
李嘉诚”,把他吓了一跳。
对
李嘉诚来说,早期的工厂
经历,是他
最好的课堂。对做一个塑料花,原料怎么来的,怎么出口,怎么办手续,他了如指掌,而其对
世界经济形势的
认识,最早也来自这里。